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新书发布暨阅读分享会在北京举行

2023-02-27 09:37 来源: 文旅中国

2月25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期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新书发布暨阅读分享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行。

活动现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覃汉华,中国出版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巴哈提,丛书作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石一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仁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南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启东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新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王必胜,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以及众多读者和媒体朋友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广西民族出版社从2021年开始策划出版“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2021年,丛书首本《新时代颂——石才夫朗诵诗选》出版,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2022年,该丛书又推出3本——李新勇的小说集《夜色也曾温柔》、吕翼的小说集《穿水靴的马》、龙仁青的散文集《孔雀翎上的雪峰》。作者们围绕各自鲜活的生活实践,提炼出人物与故事,体现了新时代作家对于文学生活不同维度的书写和想象。

今年伊始,广西民族出版社继续推出石一宁的《文学经验:探索与言说》。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经验的探索与总结。作者观察与讨论的对象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理论评论等,既有对具体作品的细致分析,也有对文学流派的理论展开探讨,每一篇文章都力求贴近创作实际,准确分析创作经验,客观指出缺憾与不足。该丛书展示了民族文学的融合力和生命力,是一套魅力独特的精品力作。

覃汉华、石一宁共同为丛书揭幕

丛书主编石一宁高度肯定了“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的出版意义。石一宁表示,“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是广西民族出版社立足广西、放眼全国的出版项目,展现了出版社对自身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觉和担当气魄。该丛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和介入,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推介,彰显出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充分的文化自信、深刻的思想探索和鲜明的风格色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体本质和特征,弘扬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主旋律;同时也是对文学发展的激励,反映出文学创作的丰富性,推动文学创新性发展。

石一宁作发言

新书揭幕仪式后,该丛书的多位作者分享了各自的创作体会。石才夫围绕《新时代颂——石才夫朗诵诗选》,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诗歌创作体会。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应以是否发表、是否获奖为唯一评判标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行创作,抒写伟大时代、讴歌人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陈爱中曾评价石才夫:“他是目前中国朗诵诗创作中成就突出的诗人,用心用情用力创作了很多宣传广西各地风貌民情、赞颂祖国盛世和时代新气象的诗作。”

石才夫分享创作体会

生活在青海的龙仁青表示,《孔雀翎上的雪峰》是一本“海拔很高”的小书,因为收录进这本散文集的作品是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构思完成的。在这本书中,龙仁青用抒情优美的文字叙写青海的古往今来,讴歌青海独特的文化积淀,表现出他对青海的深深依恋。

龙仁青分享创作体会

在谈及《夜色也曾温柔》的创作体会时,李新勇提到了“生存”和“状态” 两个关键词。“生存”是生命延展的外在形式,“状态”是生命存在的内在情状。这两个关键词在他的小说里同时存在、相互交融,但各有分工、各自寻找突破。

李新勇分享创作体会

在分享环节的最后,文学评论专家王必胜用“新”“精”“美”三个字高度肯定了该丛书的出版形式、作品内容和装帧设计。

王必胜评“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

提及“中华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石朝雄在致辞中表示,该丛书以民族与社会关系为视角,展示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之美、整体之美,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学独具一格的魅力。

石朝雄致辞

会后,作者和与会读者热情互动,现场签书留念。

“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的出版,将为落实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求,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作者与嘉宾合影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