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湖南文化产业组团参展,以“融合育新质·三湘涌新潮”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突出展现文化和科技融合背景下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湖南新形象。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湖南馆
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11号馆的湖南馆分为“主形象区+活动区”“文化+科技展区”“文化+旅游展区”三大板块,其中,“文化+科技展区”是面积最大的板块。湖南馆的整体设计以“科技”“融合”“简约”为关键词,采用四面开口的开放式布局,既发挥了场地优势,又体现了湖南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发展理念。在内容呈现上,湖南馆采用数字化的展示手法,重点呈现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和活跃的现代文化。
进入11号馆主通道,远远便可看到湖南馆的巨幅裸眼3D视频,该视频围绕视觉奇观、城市游历、底蕴故事展开,展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岳麓书院、橘子洲头等地标景点以及湖南博物院的文物皿方罍等元素。
湖南馆的巨幅裸眼3D视频
步入湖南馆内,由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知了青年”团队共同打造的浯溪碑林数字修复项目成果展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地处湖南祁阳的浯溪碑林是大型露天碑林,集中保存了505方唐代以来的摩崖石刻,是稀有的书法石刻宝库。但由于自然原因,石刻表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很多字迹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该项目通过使用专业设备,从数十个方位对每块石碑进行图像采集,后期通过图片叠加、算力支撑等工艺和技术,实现高精度数字成像,并形成碑刻数据库,实现一次建设,持续使用。
浯溪碑林数字修复项目成果展示
湖南博物院联合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共同打造的“数字汉生活”IP品牌也在湖南馆内精彩呈现,马王堆T形帛画的数字化采集和互动引人关注。“数字汉生活”项目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为核心数据来源,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包括线上数字展厅的搭建和线下博物馆空间的创设,构建一条从“文化数字化”到“文化内容化”到“文化产业化”的完整价值转换链条,让汉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观众在湖南馆内了解湘绣和文创产品
此外,在湖南馆内,观众还可以观看常德丝弦《花词》表演,近距离领略湘绣等非遗之美,感受湖湘文化的无限魅力。与此同时,纪录片《中国》、电视剧《问苍茫》以及《声生不息·宝岛季》等作品演示和互动,“数字人偶虚拟互动跳舞”“爱芒导演”“MR空间”等最新技术体验,湖南出版集团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数字化新成果等丰富内容集中呈现了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湖湘文化潮起来”的新形象。
湖南馆集中呈现“湖湘文化潮起来”的新形象
据悉,湖南馆活动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游戏企业暨湘商投资马栏山恳谈会、衡阳文旅(深圳)推介会两场重要项目。
(摄影: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