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著名乐队五月天被质疑在演唱会上假唱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话题屡登热搜。11月30日,五月天伦敦演唱会之后,有网友质疑其存在假唱嫌疑。不久,一位B站博主发布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真假唱鉴定视频,称该乐队确实存在假唱行为。该条鉴定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五月天 对口型”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关于“五月天是否假唱”争议不断发酵。随后,有网友公开“喊话”中国消费协会,举报五月天在个人演唱会中公然假唱。各大官媒也开始就此事件向中消协、文旅局以及中国演出协会等相关部门采访问询。对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回应称“相关演唱会的原始音视频材料已在鉴定中”,鉴定结论会及时公布。五月天经纪公司也发布官方声明,否认假唱质疑,并表示愿意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目前,事件舆情正在不断发酵,粉丝与网友都在等待一个官方定论。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2月02日0时至12月04日13时为周期,以“五月天 假唱”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2月03日16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分析图
11月30日,著名乐队五月天的巡回演唱会在伦敦站举行,结果被网友指出现场有假唱嫌疑,引起不小争议。随即,B站up主“麦田农夫”发布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真假唱鉴定视频,引发关于“五月天演唱会假唱”的结论。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舆情热度不断升温。
12月1日,音乐博主@声理学发布博文向消费者协会举报五月天假唱,称“五月天在个人演唱会公然假唱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理应承担赔偿,以及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博文引发众多网友热议。随着争议声量越来越大,五月天所属经纪公司@相信音乐发布【全民参与 全民见证】博文,称五月天将举办长达3小时的巴黎演唱会直播,疑似回应争议。“五月天疑似回应假唱”话题再登热搜。
12月3日,五月天假唱风波再升级,针对舆情关切,相关部门开始介入调查。@新闻晨报报道称,对于博主@声理学的投诉,上海市文化旅游市场质量检测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将对网络上网友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文旅局回应五月天疑似假唱”话题又上热搜。
12月4日,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五月天”事件。@南方都市报报道,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回应记者访问称,“相关演唱会的原始音视频材料已在鉴定中,是真唱还是假唱,文旅局会及时公布结论”。“上海文旅局正鉴定五月天演唱会原始音视频”话题引关注。同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一工作人员回应社会关切,称“已关注到此事,目前正在等文化执法部门的处理结果”。@羊城晚报发布【五月天被质疑同一首歌里声音变化大,记者梳理发现四个问题待厘清】文章,提出包括“很难解释为何一首歌里声音变化那么大”“法律对‘半开麦’尚无明确规定”等在内的四条社会关切问题。“五月天被质疑假唱有四个问题待厘清”话题再惹争议。
当日晚18:30分,@相信音乐发布声明,称“五月天在巡回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网络上关于“五月天假唱”的言论均为恶意攻击、造谣中伤,严重损害我司艺人形象”,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调查。“五月天经纪公司称没有假唱”话题再现热搜榜。“五月天疑似假唱”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工网、@新京报、@北京日报、@光明网、@极目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相继转发报道。当日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峰值,舆情实时传播量为7980条。
截至12月05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11971条,微博86987条,客户端14497条,网站1602条,视频4628条,微信2048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微博和客户端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77.69%和12.95%。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五月天 对口型”“博主向消协公开举报五月天假唱”“多个景区鼓励游客捡垃圾兑礼品”“上海文旅局正鉴定五月天演唱会原始音视频”“五月天经纪公司称没有假唱”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演唱会假唱与欺诈无异不能容忍,占比33.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靠谱不着调的Sherry:假唱绝对不能容忍,大家为一场演唱会付出时间、金钱还有感情,我拿出这么多诚意,你却拿CD糊弄我,这就是商业诈骗。
@修勾不吃辣:热搜看到有粉丝说愿意花钱看人,不在乎阿信的唱功等等的,但这是演唱会哎,行业的职业道德起码要有吧,职业操守起码要遵守吧。而且你看人去粉丝见面会就行了,何必花那么多钱来看演唱会?假唱就是典型的“货不对版”,就是圈钱捞钱欺诈!
煮碗麻辣烫:演唱会禁止假唱应该是法律和道德都有的底线吧,花钱进场听你假唱/真假掺唱,这不就相当于花钱去饭店喝西北风吗?
二是,认为假唱破坏行业生态必须整治,占比31.8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企图退休的少女:张学友、周华健这些老牌歌手这么大年纪了都还在坚持真唱,哪怕声音状态已经不比年轻时候了,但至少在用真实的样子面对粉丝,凭实力赚钱。这种敬业的行业态度就是被假唱毁掉的,大家对口型也有钱赚,谁还愿意真唱?所以假唱不是粉丝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的问题。
@陈昊然:如果假唱的被原谅,垫音的划水的被拥护,严肃对待音乐和舞台的却被造谣诋毁,那华语乐坛真的要完了。所以要坚决抵制假唱,彻底整治假唱。
三是,对五月天疑似假唱事件表示震惊,占比20.6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乌迪内斯我:五月天演唱会都假唱?如果这种级别的乐队都能假唱的话,那内娱的演唱会真的没治了。
@我好困困困鸭-:假唱真的是很过分的事啊!怎么会有粉丝洗,我作为路人粉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又震惊又痛苦啊。
@_末日木樨_:我不算粉丝,算是路粉,暑假的时候花了一千多买的票,看的九月南京场,现在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心情复杂。
四是,认为五月天假唱事件未有定论需谨慎看待,占比13.9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guang姥姥:有些事情不要先入为主吧。一切都由官方鉴定后再说。
@盐水珍珠:视频博主“麦田农夫”的鉴定方法是否合理?五月天是否有假唱的可能性?假唱、半开麦、垫音等概念如何区分?法律上如何判定假唱?这些都有待定论,大家理性吃瓜。
三、舆情点评
近几天,“五月天假唱”霸榜热搜,争议不断。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相关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12月4日,五月天官方发布声明否认假唱,但舆情热度不减。目前,上海文旅局正在就五月天演唱会相关视频音频进行鉴定,“疑似假唱”事件尚未有定论。
梳理“五月天疑似假唱”事件的争议焦点,可以得出以下三条:一是,五月天“十天连开八场演唱会”,高强度的场次安排背后早有“捞钱”质疑。从11月12日到21日,五月天的上海演唱会连开8场,唱3天休1天。有乐评人表示,“这样的安排是极度不合理的”。二是,博主鉴定手段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掀起“五月天演唱会假唱”争议热度的是一位音乐博主的鉴定视频。有网友质疑,音乐博主的鉴定方法是否合理,其鉴假结论是否科学。三是,目前虽然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令禁止演唱会假唱。但随着音乐行业的发展,关于假唱的界定也愈加复杂,例如半开麦、垫音等手段算不算假唱、何种程度才算假唱等鉴定标准尚不明确。
此次“五月天疑似假唱”事件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演唱会经济火热之下,演唱会门票价格不断攀升,动辄上千的售价在引发吐槽的同时,也拉高了人们的现场体验要求。此次的“五月天事件”,其本质体现的就是观众对演唱会现场效果的不满与失望。“五月天是否假唱”话题关注者众,一旦“假唱”行为被坐实,不但会寒了大批粉丝的心,乐队口碑也会直线下降,演唱会无人买单不说,还要面临巨额违规惩处。此次事件中,观众对“假唱”的“零容忍”态度应该给音乐行业敲响警钟——观众不会为“货不对版”的演唱会买单,要想走得长远,切忌“糊弄”心态,要重视观众的现场体验,提升演唱会质量。人们对“假唱”标准的争议也为相关部门提出了新要求——行业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更新行业法规,莫让“法规灰色地带”成为滋生“假唱”的温床。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