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房山区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和刘建民在强降雨抢险救援中不幸牺牲,有网红在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开直播。此前涿州救灾现场两名男子身着红色救援背心带着一名老年人在深水区进行虚假的拍摄行为亦被曝光。这些闻风而动的“网红”,利用公共事件蹭来的流量,无关社会公益,罔顾救援秩序,不过是服务于个别“网红”涨粉、引流的需要。“网红蹭‘带血’流量”等相关话题的讨论度直线上升,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图源:网站截图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8月3日0时至8月10日14时为周期,以“网红”、“救灾”、“直播”、“救援队”、“牺牲”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月日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8月3日,中华网、新浪网等媒体报道,8月2日,河北涿州,两名男子带着一名老年人在深水区进行虚假的拍摄,还穿着红色救援背心,以掩盖他们虚伪的真实意图。救援人员劝网红不要再来灾区赚流量影响正常救援秩序的视频在各大平台被转发。对此,@中国新闻网、@光明网、@半月谈和@南风窗等多家媒体进行转发,舆情热度速攀升。
8月8日,多名网红探访北京市房山区蓝天救援队牺牲人员住址,部分网红甚至在其家门口直播蹭流量。当天,#网红在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开直播# #抗洪救灾不是“网红”蹭流量的背景板##带血的流量该好好管管#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众多网民讨论,舆情热度持续升温,当日到达峰值,实时传播信息量为14380条。此后,舆情再次逐渐回落。
截至8月10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54539条,客户端39826条,微博5631条,视频3854条,微信3161条,网站1588条,互动论坛432条,数字报47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微博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73.02%和10.32%。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网红在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开直播”“抗洪救灾不是“网红”蹭流量的背景板”“带血的流量该好好管管”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对网红蹭“带血”流量的批判,占比55.32%,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暮岁v:毫无底线!一直都特别厌恶网红!
@阳光明媚的海洋:在英雄亲人伤口上撒盐,利用别人的悲痛来赚流量和钞票,散尽天良,无耻之徒!
@枫叶的红色123:无序的网络直播真的是没有下线和底线,无时无刻挑战着道德的边界。
@小蘑菇515:毫无良知和底线,想要红先学做人吧。
二是,呼吁加强对网红行为的治理,占比23.24%,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brany1959:现在一些毫无底线的“网红”为了赚流量,什么都干,该治理了!
@0o来生缘o0:政府能不能管管那些网红,这些好吃懒做!天天就想当头条做流量!
@图图捷子:封号是基本,要追究他们法律责任。太缺德了,这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娱乐至死也是有底线的!
三是,提出对网红蹭“带血”流量的处罚措施,占比9.24%,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洛枫maple:如果真是为了蹭热度,消费烈士,建议永久封身份证号,不可以再开直播,视频账号。起码,也拘留一段时间,让它们反思一下。
@陈海容安之若素:毫无底线可言,用别人的伤疼来制造流量,必须全网封号。
@幻想家JR先森:建议封杀,设立黑名单终身禁播。
四是,建议加强立法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不良行为,占比为6.8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葡萄叶上的毛毛虫:网红不当行为建议立法(如终身禁入)、甚至入刑管理。
@北念bei:成立一个部门吧,专管这些网红,MCN机构。
五是,同情烈士家属,希望不要对其生活进行打扰,占比为5.3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英子han:因为救灾家里人牺牲了,家属很难过,这些人这样做就是往家属伤口上撒盐,太过分了!
@澄扉:所以,“网红”不是“记者”,他们无采访权,甚至连最基本的职业伦理规范都没有。
三、舆情点评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等影响,洪灾冲击京津冀地区,前有涿州救灾现场“网红”摆拍救灾,后有网红在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开直播,甚至有部分网红扎堆公路做直播致交通拥堵。这些靠流量为生的网红再次刷新社会认知,让救灾现场变网红秀场,引起社会争议。
这些闻风而动的“网红”,利用公共事件蹭来的流量,将救援队员付出生命代价解救群众的英勇行为当作流量密码,消费严肃的灾难和英雄人物来换取自己的热度,把人民的苦难视作“财富密码”,“带血”的流量势必被社会道德所唾弃。
近期,由流量引发的网络乱象已经屡见不鲜,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低级色情等等行为已经触及大众道德底线,到了必须重拳出击的时候。究其本质,这些行为背后是流量变现带来的利益驱动,在直播打赏、带货收益等高额利益的驱动下,某些网红经纪公司以虚假作秀、蹭热点、炒谣言的行为为来博眼球、引流量,实现所谓的商业变现。这种行为丧失道德底线、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社会风尚的要求。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网红、“大V”要想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就必须坚守法律与道德底线,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直播平台要切实负起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对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审核,平台是第一责任人,理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严格把好审查关、准入关,打造良好网络生态。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对直播、短视频乱象的监管力度,对这种挑战了道德底线,违背了公序良俗的行为,进行严厉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责编:裴亚楠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