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是中外古籍善本原作,一边是戏服、版画以及经典人物剧照,148件展品串起文学双星璀璨人生,诉说着东西方戏剧历史的浩瀚星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恰逢莎士比亚诞辰,上海市奉贤区图书馆联手上海艺术品博物馆推出的“双峰并秀——莎士比亚、汤显祖戏剧(戏曲)作品品鉴展”在奉贤区图书馆开幕。
展览分为“双峰并秀”“玫瑰牡丹”和“良辰美景”三个板块,分别从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与中国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舞台演绎这三个方面展示两位文学巨匠对文学史和中西文化的深远影响。其中,“双峰并秀”板块介绍莎士比亚、汤显祖双星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其在东西方戏剧发展中的贡献;“牡丹玫瑰”板块以其二人的经典作品为中心,以代表中西方的牡丹与玫瑰为意象,带领观众体味中西戏剧的文学之美;“良辰美景”板块则从文本走向舞台,通过展示戏服、戏单以及经典剧照,使观众感悟中西方的戏剧舞台及表演之美。
此次展出的古籍善本原作颇为珍贵,其中包含1685年版莎士比亚剧作《针锋相对》(Measure for Measure又译《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原作(珍本)。在版本上,展品为1685年莎士比亚《针锋相对》的第四版,为对开本,是在1663年的版本上修订而成。
《纳书楹曲谱》是清代苏州叶堂编著的中国戏曲曲谱,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曲谱中整理校订了乾隆时期舞台上流行的昆曲单折戏及散曲《咏蝶》《咏花》《柳飞》等,诸宫调《天宝遗事》中《马践杨妃》全套,时剧散出《醉杨妃》《昭君》《芦林》《思凡》《花鼓》等,共计360余出。还有经他精心审订以昆山腔谱曲的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4剧的全谱8卷,合成22卷。这部曲谱,行腔细致考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昆曲的歌唱艺术,是清代后期清唱家所推崇和遵守的曲谱。本次展览中的《纳书楹曲谱》为清代道光版本原件,属于善本图书。
值得一提的是,奉贤区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与戏剧戏曲文化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明代戏曲理论家、书家何良俊就是华亭人(今奉贤区柘林镇人),他的作品也于此次展览中亮相。
此外,展览还特别设置了互动区与“打卡区”,观众可以穿梭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当中,并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戏剧的经典台词。
作为奉贤区积极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的重要内容,展览将展至6月23日。期间,主办方将配套学术讲座、艺术导赏、亲子戏剧工作坊等社教活动19场。奉贤图书馆各街镇分馆同步开展“莎汤梦.书香情”微朗读、“小小戏剧家”夏令营、“遇见莎汤 逐梦海塘”风筝绘画等公教活动12场。活动将以线下教育教学、线上直播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吸引市民、读者的更多参与。
作为对上海“社会大美育课堂”的深入实践,展览开幕当天,奉贤区图书馆同步发布“书香奉贤”2023年奉贤区阅读节活动清单,共推出各类文化活动136项(类、期)。其中主题展览2项、亲子绘本导读48期,读者互动沙龙46期,文化艺术赛事8项,青少年科普活动10项,城市选书人活动10项,街镇图书馆联动活动12项。
据介绍,活动整体将呈现:一是高品质。图书馆融合优秀社会力量,将高校、博物馆、书店、独立策展人、阅读推广社会团体、文化艺术类学会、协会等纳入自家“朋友圈”,为高品质提供市民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坚实资源基础。二是大“悦”读。除书籍导读品鉴外,艺术文献类、优秀传统文化类展览展示、经典戏剧作品读本会、戏剧表演、音乐鉴赏等图书馆“跨界”艺术活动将全方位满足各类读者需求。三是全覆盖。发挥奉贤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联动优势,让各类活动在街镇图书馆、城市阅读联盟点、村居委图书室等城市文化神经末梢次第开花,全力拓宽市民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渠道和覆盖面,人人便参与、人人可体验、人人有收获,助力实现全民美育、全龄美育、全过程美育的愿景。
(文中图片为展览现场,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