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仙居县淡竹乡
绿水青山是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的亮丽品牌和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竞争和发展优势。近年来,作为仙居县绿色化发展改革先行先试区,淡竹乡把“两山”理念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绿色公约》、推出绿色货币、开展绿色调解等“三绿”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村民游客主动参与乡村文旅发展,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治理之路。
《绿色公约》规范乡村治理
淡竹乡地处国家5A级景区神仙居景区和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清澈碧绿的浙江省级“美丽河湖”十三都坑蜿蜒穿境而过,构筑成“山青、水秀、林幽、峰奇、瀑美”的淡竹风情。
淡竹乡下叶村党支部书记应老糯谈到村里的变化,开心得合不拢嘴。“早些年,村里都是石子路,猪圈鸡舍就在房前屋后,连一座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村民们习惯了把生活垃圾随处倾倒,一到夏天蚊蝇乱飞,是个典型的脏乱村。”应老糯说,2015年,淡竹乡推出了包括生态环境要保护、交通出行要有序、矛盾纠纷要调解等10条内容的《绿色公约》。后来,《绿色公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内容又写入了全乡每个村的《村规民约》,并规定每户每年投工投劳至少5个工作日,以确保所有村民都能积极参与到绿色村庄建设中。
在《绿色公约》的倡导下,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提高,基本消灭了随地扔垃圾、厨房厕所清洁不及时等农村生活陋习。与此同时,村民们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淡竹乡垃圾分类工作得到顺利推进。村民对各种废弃物进行了巧妙利用,在村庄的美化提升中,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村民把立面改造脚手架剩下的毛竹用作垂直绿化,各种旧家具、旧农具、旧瓦片等都进行了创意摆设,成为了村庄美化的一道风景。
在此基础上,淡竹乡按照“全域规划、一体设计、串珠成链、连片成景”的思路,分片区绘制联盟发展蓝图,着力打造石盟垟—云溪山居特色商圈、叶宅慢生活圈、下陈朱共富示范圈、红色农旅体验圈、十三都坑烧烤露营基地、大源村亲子主题乐园、大源至上井红十三军红色旅游专线。对接“神仙大农”区域公用品牌,拓宽淡竹农副产品、文创产品宣传渠道,办起了星空音乐节、乡味美食节、山地户外赛事等活动。如今,仅下叶村480多户人家,就有96家开起了民宿,户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成为浙江省级农家乐精品村、仙居县“和美乡村”示范点和基层党建示范点。
“绿币”引领文明旅游
留得住客人,记得住乡愁。据不完全统计,淡竹乡每年吸引外来游客达15万余人次。倡导“食、住、行、娱、游”等环节中的低碳旅游,淡竹乡专门制定《绿色生活清单》,列出7项“绿币”兑换条件,即自备洗漱用品、住宿垃圾分类自清、参加村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绿色出行等,并明确相应绿币兑换数额。
说起绿币,还有一个故事。淡竹乡宣传委员王丹阳介绍,2015年9月,淡竹乡一位村民愤然在网上指责不文明游客,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最后以“韦羌溪清理垃圾行动”收尾。此后,一项为游客而设的“绿币”奖励制度开始在下叶村14户党员民宿经营户中先试先行。
如今,走进淡竹乡的各家民宿,服务台上都可以看到《淡竹乡绿色生活清单》,9项低碳行为对应着2元到5元不等的绿币。如,不使用一次性洗刷用品得2元绿币,野外活动结束清理垃圾并分类处理得5元绿币。游客在农家乐(民宿)吃饭住宿,即领取《绿色生活清单》,离店时商家逐项对照清单,在清单上标注并签字盖章,作为游客领取绿币的凭证。游客再凭清单到游客中心向工作人员兑换绿币。游客换来的绿币在淡竹乡可以抵等价人民币使用,兑换毛巾、垃圾袋、鲜花等物品。同时,为保障绿币制度常态化运作,乡里专门成立了“绿色生活基金”,游客在商家所使用的绿币,由基金以现金形式统一回购。目前,按照政府、民宿协会、爱心人士筹集的形式,首期15万元绿色生活基金已投入使用。
随着绿币在淡竹乡全面推开,淡竹乡农家乐(民宿)垃圾分类投放率实现100%,同时还带动了商店、停车场、露营基地、创客等商家经济效益增收10%以上。“不抽烟、不酗酒、不剩菜、不乱扔垃圾、多走路少开车”已经成为外来游客到淡竹游玩的自觉行动。今年3月,淡竹乡又发布了如“不出院子揽客”“不乱搭晒衣架”等内容的《乡村振兴淡竹导则六十条》,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又好懂,深受村民和游客欢迎。
绿色理念孕育醇美乡风
淡竹乡是仙居县的民宿之乡,又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浙江省4A级景区乡”“浙江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乡”。据统计,淡竹乡有乡愁记忆的绿色资产368件,其中古村落4处、古民居169处、石刻木雕86处、摩崖石刻3处,人文底蕴深厚。
提升乡风底蕴,最难的就是让老百姓打从心底里认可绿色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淡竹乡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联建方式,因地制宜建成“富美淡竹”党建联盟和“红色农旅”党建联盟。
杜若山居主人徐可是个画家,她以百年老宅为底、辅以艺术手法打造的乡野雅居一度成为年轻人的打卡点。2020年,该民宿还被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浙江省白金民宿。甘棠里·不如方民宿两栋楼房的9间客房,坐拥周围20多亩清新的农田,游客不出房间就可以展望绿波成涛的竹林,仰望奇特壮美的公盂背山景。游客来淡竹乡,多数是冲着这里的民宿而来。
令人欣喜的是,在“三绿”清单的引领下,淡竹乡和谐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也带动了美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乡累计开办民宿(农家乐)200余家,其中投资超亿元的民宿就有6家。去年春节期间,下叶村农家乐(民宿)日营业收入近百万元。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