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活动。青海省博物馆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第二届轮值单位名义申报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项目荣获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物新篇章的关键途径。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工作的通知》,系统梳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文物事业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文物工作的典型场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推介案例。经国家文物局组织层层遴选,青海省博物馆申报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从申报的256项案例中脱颖而出,案例通过阐释黄河流域博物馆联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黄河文化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保护、弘扬、传承工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推动黄河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通过整合沿黄九省区文物文化资源,不断强化学术引领,打造学术品牌;充分发挥文创联合研发优势,为文化产业工作发展注入“新思路”;突出黄河文化主题,区域线上线下联动,以《国家宝藏》2020央视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国宝说黄河》、“云探国宝——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带你畅游历史长河”大型直播活动、2021年“我心中的黄河”等主题鲜明的各类特色活动,让黄河文物“活”起来,黄河文化品牌“亮”起来;以“2021黄河流域博物馆讲解员能力提升研修班”“首届黄河流域博物馆可移动(金属)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等形式,重点培养专业型、学术型博物馆人才。紧紧围绕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黄河文化价值体系和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长效机制;持续聚焦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这篇大文章,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推动黄河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中国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青海省博物馆申报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荣获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充分体现了青海省文博系统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实践的最新成果。省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多维度、多角度、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以弘扬、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为发力点,联合举办展览、学术讲座,人员轮岗培训等方式,强化交流交往和学习互鉴,助推全省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博力量。
(图片提供:青海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