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丨【晨读荟21】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出国?

2023-09-07 13:18 来源: 文旅中国

【党史专辑】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正赶上1919年至1920年在中国出现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其同学和好友蔡和森、萧子升、萧三以及他尊敬的老师徐特立,在这个时期纷纷出国,而在湖南赴法留学工作中出力最多的毛泽东,却留在了国内,他为什么没有赴法勤工俭学呢?

1919年的毛泽东(摄于长沙)

这首先与毛泽东“为了实现目的,天涯海角都要去人”的想法有关。青年毛泽东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志有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特别是接触李大钊等人后,他考虑问题就比别人深一些、远一些。

他认为:“于今尚有一个问题,也很重大,就是‘留学或做事的分配’。”他还考虑到:“我们的同志应该散于世界各处去考察,天涯海角都要去人,不应该堆积在一处。”“各方面都应该有去打先锋的人”。

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

毛泽东自己不想出国吗?答案是否定的,他是想暂不出国。对此他说:“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有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因此,他想“暂时留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间的纲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先进人士。毛泽东通过认真研究认为:“我觉得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所以他从1920年初起,就在为赴俄国留学做准备。但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始时由于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对它进行武装干涉,旧沙俄军队也发动叛乱,占领了俄国远东地区,致使中俄之间交通中断。

俄国十月革命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组建长沙共产党小组及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繁重工作,毛泽东出国留学的计划最终没有能够实现。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

责编:秦嘉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