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11日,“大别长淮话振兴 五彩潢川秀中原——大别山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河南省潢川县召开。本次论坛为期2天,以“大别山乡村振兴——文化振兴 艺术赋能”为主题。论坛由中共潢川县委、潢川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元宇宙未来乡村社区工委会、潢川县乡村振兴扛旗指挥部承办,旨在以艺术为抓手,推动潢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区域影响力提升,为潢川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增添新动能。
大别山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开幕式现场
潢川县长余华在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上,潢川县长余华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潢川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嘱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形成了以连岗村、晏庄村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振兴特色村庄。余华表示,潢川县有信心以本次论坛为起点,充分挖掘潢川历史文化的魅力,用艺术唤醒乡村活力,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艺乡建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炯在开幕式上讲话
艺乡建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炯在开幕式上表示,本届论坛汇聚国内乡村振兴实践领域专家学者,涵盖农业、社会、人口、传播、艺术等学科理论研究背景,共同研讨商议新时期潢川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希望为潢川更好地把握乡村振兴方向、挖掘潢川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激发乡村活力,构建潢川美好未来乡村发挥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
潢川县长余华与艺乡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
开幕式后,潢川县长余华与艺乡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潢川县委书记赵军伟为陈炯颁发“潢川区域品牌艺术总顾问”聘书。潢川县副县长杨辉主持论坛开幕式。
潢川县副县长杨辉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前副院长、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耀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新时代县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首席专家陈那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高级工程师王清利,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兰亭书法学院原院长陈浩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城乡发展新机遇、乡村文化开发模式、中国善治县域治理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分享、当代艺术活动与乡村文化振兴双向联动等乡村振兴领域热点、重点议题,进行了评析、分享和交流。
当天下午,艺乡建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炯作文化振兴专题报告会。面对乡村凸显的人口、资源、教育、产业、环境问题,基于艺乡建近十年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案例,陈炯提出艺术振兴乡村的五大有效路径——乡村艺术集市、乡村品牌战略、乡村艺术节、乡村书院建设、乡村家群文化。
在多年参与乡村空间改造和人文景观建设的工作中,陈炯认为,乡村的艺术工作并不简单,它联系着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定要在充分尊重当地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乡村新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通过引导当地村民亲身参与艺术赋能乡村空间改造和价值提升的各个实践环节,让村民真正分享乡村振兴的红利,完成乡村文化区域品牌重塑和价值更新。
与会专家学者对潢川县八角楼等区域景观进行实地探访和了解
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弋阳古城大巷街、君子文化产业园、黄国故城、隆古村、盛世园林、颐景园、连岗村、洪山寨等地方,对潢川地标性建筑及区域景观进行实地探访和了解。
此次“大别山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作为潢川县发挥艺术振兴乡村建设和潢川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前奏,不仅为进一步以艺术的语态深入挖掘潢川特色地域文化,认知潢川的深厚文脉,重塑潢川乡村文化注入了更多新活力,更为进一步推动潢川艺术与区域品牌和文旅事业融合发展做好了新引领和新带动。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