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非遗 | 古丽娜孜·加尼木汉:“绣”出哈萨克族美好生活

2023-09-23 14:50 来源: 文旅中国

在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湘绣、苏绣、苗绣、维吾尔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作品齐亮相,非遗传承人聚在一起,交流刺绣的绣法和图样设计。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带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哈萨克族刺绣受到观众的青睐。

作为昌吉回族自治州代表参加此次非遗展,哈萨克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古丽娜孜·加尼木汉很自豪:“能够代表新疆哈萨克族、代表哈萨克族刺绣,把我们悠久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展现在更多观众面前,这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担当。”

古丽娜孜·加尼木汉介绍,哈萨克族刺绣主要分为毡绣和布绣。毡绣就是在毛毡上进行刺绣,可以挂在墙壁作为装饰壁画花毡,也可以铺在地上用作地毯。布绣则是在布上刺绣,壁挂、被套、枕套、桌布和衣服的前襟、袖口、下摆等处都能应用。哈萨克族的刺绣手法分为锥针绣、绒面绣、菱形绣,其构图紧凑规整,纹样粗犷夸张,色彩艳丽和谐,刺绣方法奔放自如,草原韵味深厚,反映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这次我带来的展品是结合古老刺绣图案、融合现代文化制作的桌旗、枕头、坐垫、哈萨克服装等。哈萨克族民间刺绣花纹及图案具有悠久的历史,保持着哈萨克族古老的审美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古老的花纹可广泛使用在现代生活用品上。”古丽娜孜·加尼木汉说。

非遗展上,刺绣坐垫、刺绣哈萨克服装等展品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不时有观众向古丽娜孜·加尼木汉询问刺绣手法。“大家对刺绣文化很感兴趣,哈萨克族刺绣花纹及图案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古丽娜孜·加尼木汉认为,各省市以及新疆各地区的传承人相会在这里,也是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可以更好地宣传哈萨克族刺绣文化,让更多的人看到。

古丽娜孜·加尼木汉最早接触哈萨克族刺绣是受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乡有名的绣娘,小时候家中孩子多,母亲就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给牧民制作狐皮帽子、衣服、毛毯等,古丽娜孜·加尼木汉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也帮着干刺绣活儿,慢慢地喜欢上了刺绣绘图。1981年高中毕业后,古丽娜孜·加尼木汉进入县里刺绣厂成为一名刺绣工,后接触刺绣绘图,负责设计哈萨克族刺绣图案。1989年,她从一名技术工人升为该厂厂长,推动哈萨克族刺绣走向产业化道路。之后,古丽娜孜·加尼木汉不断传播哈萨克族刺绣,并赢得了很多荣誉。2010年,她编写并出版了《哈萨克图案艺术》一书,为哈萨克族刺绣业尊定了理论基础,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专门介绍哈萨克族刺绣技法的书籍,还成为新疆各地举办哈萨克族刺绣培训必备的专业教材。2013年,她成立“木垒县古丽娜孜哈萨克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帮助当地更多群众学习哈萨克族刺绣,提高收入。

近年来,古丽娜孜·加尼木汉参与了木垒县哈萨克民族手工刺绣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并调整和完善《哈萨克图案艺术》,培育了一批哈萨克族刺绣的骨干队伍,在全疆各地进行授课和技术指导。“作为哈萨克族刺绣文化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技术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人才,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古丽娜孜·加尼木汉说。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朱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