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发现文化遗产之美”文物仿妆大赛在广东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主办。
文物仿妆即通过化妆来模仿或者还原文物的妆容、服饰和姿势。大赛期间,“笙歌醉太平——一位大唐县主和她的时代”“骑鹤上扬州——杨吴和南唐时期的扬州城”展览正在南汉二陵博物馆热展。“笙歌醉太平”展览展出的一批彩绘陶俑兼具高度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价值,应是唐代甄官署为皇室宗亲和有功之臣烧制的“东园秘器”,代表了唐代陶俑的最高水平;“骑鹤上扬州”展览展出了錾刻金佛造像、胡人棺饰,以及寻阳长公主墓、吕德柔墓出土的一批精美木俑。这些文物是研究唐五代服饰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这两个展览举办汉服仿妆大赛活动,是对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次探索与创新,一方面引导汉服爱好者走进博物馆,研究考古出土文物所呈现的唐五代服饰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仿妆”这种形式建立文物与公众的链接,让文物活起来。
本次活动于1月1日正式启动,分为初赛、复赛、线上投票、终评等4个环节。活动初赛环节,参与者自行到南汉二陵博物馆观摩文物,并通过线上提交作品照片和视频报名参加活动,最终,21位选手进入复赛。
1月27日,参赛选手身着“仿妆”服饰惊艳亮相复赛现场,成为当天南汉二陵博物馆观众中的“显眼包”,与展柜中的文物穿越历史来了一场奇妙的邂逅与对话,有选手对骑马击腰鼓女俑进行了复原,精致的孔雀冠、孔雀纹饰汉服对文物有极高的还原度;有选手对唐代仕女俑进行仿妆复原,“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唐妞”穿越时空来到了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厅;有选手对萧后冠进行了复原,做工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有选手对金乡县主墓出土胡人俑进行了复原,有的身着翻领胡服、头戴幞头,有的对架鹰狩猎胡俑、双垂髻牵马僮俑等文物进行仿妆,还有选手根据胡人俑创作了“胡商小贩”形象,生动再现了唐长安城里胡汉交融的社会风尚。
活动现场,参赛选手逐一介绍仿妆作品、仿妆对象和创作历程,现场还举办了展厅汉服“T”台走秀、博物馆汉服方阵巡游等活动,让现场观众也享受了一场国风盛宴。
本次仿妆大赛文物与唐五代音乐密切相关,如“笙歌醉太平”展览中展出的骑马击腰鼓女俑、骑马弹琵琶女俑、骑马吹排箫俑等展品,“骑鹤上扬州”展览中的寻阳长公主墓出土琵琶、拍板等图文内容、展品。为了让公众对唐五代音乐有更加深入、专业、生动的认知,活动以佛山管匠笛箫主理人聂栋杨的排箫演奏开场,古老的音律把观众带回歌吹不绝于耳的唐代长安城。“声声入管弦”小型唐乐沙龙上,青年指挥家吴达兆、與樂艺术总监李兆麟以及琴人南野为公众趣谈唐代音乐史、演奏唐琵琶、古琴等乐器,分享唐五代时期的文化魅力。观众通过赏精美的出土文物、专家的讲解和演奏、以及欣赏仿妆表演等多个维度,沉浸式感受唐五代时期传统音乐。
(文中图片由许建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