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创新、多元讲述时代故事

2023-12-30 10:02 来源: 文旅中国

12月2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国际版画研究院承办,苏州美术馆、苏州版画院执行的“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在苏州美术馆精彩呈现。共展出212件(组)作品、特邀21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0日。


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开幕式现场

走进苏州美术馆,偌大的展厅里呈现了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版画作品。烟雨朦胧的江南古桥、鲜艳明亮的现代高楼、飘逸洒脱的青春少女……来自全国的青年版画艺术家们,用充满创意的作品,表达着自己的艺术理解。

据了解,展览自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全国青年版画艺术家踊跃参与,组委会共收到艺术家有效投稿共计1978件(组),经过初评、复评两轮严格评选,最终遴选出212件(组)入选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巨变,本次展览将展出全部入选作品。

展览开幕前夕,12月27日,在苏州美术馆进行现场终评,全国各大美院专家评委在遵照“反映青年版画风格、侧重版画语言表达、具有民族特色”等标准的基础上谨慎、认真投票,最终评选出金奖3名、银奖3名、铜奖5名。评审现场,评委们对入选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本次展览是一次高水平的版画成果展示,也展现了当下青年版画艺术家的良好风貌。


市民观展

作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参展艺术家杜洋带来了水印木刻版画《江南时间》参展。“我是苏州人,从小在园林里长大,创作时就会将亭台楼阁、太湖石等元素融入到作品中。”杜洋说,此次展览给了她许多新的灵感和创作思路,对她未来的版画创作有一定促进作用。

来自河北的“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获奖版画艺术家卜子媛感慨,能够在“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获奖非常荣幸,这对她是莫大的鼓励。这次展览让她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版画艺术家,从而了解到更多元的版画创作思维。“我觉得艺术源于生活,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更有感触,能够把真情实感注入作品,而不只是技法的表现,我想把作品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卜子媛说。


王密 《失衡系列》100cm×100cm 2017 凸版

站在作品《失衡系列》前,获奖版画艺术家王密说,在2015年做义工期间认识到一些身体机能有缺陷的孩子之后,她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平衡”,并将此作为创作的主题。“此次展出的四幅画作将羚羊角、莲蓬头、蜥蜴、马的形象经过艺术化处理,表现一种‘失衡’感。”王密表示,此次获奖和展出也是展览对青年艺术家关注社会特殊群体、关注心灵艺术的褒奖。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于洪表示,版画的版种很多,有木板、钢板、丝网等,相较于其他画而言,版画需要将不同的绘画语言转换成版种语言,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能够看到这么多的优秀作品实在是令人欣喜。

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郭鉴文说:“作为高校教师,我注意到我们的版画后备力量十分庞大,作品展示了各高校版画教学方向和水准,并反映出青年版画家正积极地在多元化时代探索拓展空间与语言表达,同时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展览和策展应增加包容性和多元性,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实验机会,并在版画教学、创作及展览引导中进一步努力,整合个性化、碎片化的记忆与表达,更好地结合传统版画和现当代科技,展现公共性图像和表达的语境。

“青年版画艺术家对绘画的认识,绘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当中所充当的角色,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所呈现。从中又能够看到独创性与实验性。数字版画等形式也都展现了出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教授杨宏伟说。


黄博 《浪》58cmx46cm 2022 平板

中国版画大盛于明,明清时苏州桃花坞年画“姑苏版”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水印木刻艺术为全国多关注。1987年苏州版画院成立,2011年并入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2020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在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为国内外版画教学、版画创作、版画展览、版画技术开发等版画研究工作的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平台。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苏州版画事业达到高峰,甚至在中国当代版画史上出现了‘苏州现象’。为更好地宣传苏州版画,扩大苏州版画的影响力,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与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共同策划的‘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国家级品牌版画大展,永久落户苏州,每两年举办一次,对苏州版画事业再创高峰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希望通过展览让苏州版画事业再进一步。”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华祥说:“中国的版画家是全世界最多的,虽然各种展览层出不穷,但为青年版画家群体设置‘双年展’的展览却不多见。青年是版画创作的主体,也是版画创作最前沿的体现者,抓住潮流,正是抓住了未来。希望我们的艺术作品百花齐放,能够有更多创新并体现历史传承的作品出现。”


市民观展


(本文图片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提供)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