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上午,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落成仪式在河北省秦皇岛举行。秦皇岛地处东北亚古今咽喉要冲和战略要地,自2019年以来,燕山大学就成立了国内外首个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并相继完成了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一区、二区建设。今年7月,该博物馆全面建成,整体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展出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物藏品,开启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新视角。
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借助秦皇岛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区位优势,历经两年时间,全面建成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主动作为,更是充分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不断丰富拓展育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接下来,将大力拓展文物宣传推广力度,让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动”起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邓树平对博物馆建设概况进行了介绍。他对支持博物馆建设和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系列工作的省市各有关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研究中心、博物馆和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做了简要回顾,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展示国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徐艳红表示,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的落成,是河北省高校博物馆领域的一件盛事,希望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着眼于完善和发挥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秦皇岛市副市长李国强指出,燕山大学积极发挥学科学术优势,开展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参与城市文化体系构建,为促进秦皇岛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国内首座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落成,全面开启专题研究新起点,充分发挥专题研究新效能,必将在弘扬中华文明、普及历史知识、彰显办学特色、服务人才培养、支撑学科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为秦皇岛搭建了新的文化交流平台,将吸引更多海内外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来到秦皇岛、了解秦皇岛、宣传秦皇岛,为促进秦皇岛多元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贡献文化力量。
(图片均由 魏林涛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