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文化旅游事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期,山东省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第一期“文旅讲堂”,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等参加。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开设“文旅讲堂”,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聊城市直文旅系统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营造“加强学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抬高标杆、提升标准。
学而时习,是一件美事。干好任何领域的工作,必须苦练内功,保持对时代的敏感性,了解服务对象需要什么,自身的长处与短板是什么,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工作有的放矢。对于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干部职工而言,保持学习的习惯更加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举旗帜的任务怎么完成?聚民心的举措如何落实?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用什么来实现?一个个问题,都需要文化旅游工作者在实践中解答。而实践与探索,向来与科学的认识分不开。也就是说,做好文化旅游工作,要先分析群众需求,了解需求的来源、满足的渠道、市场的反馈、形势的变化,进而通过系统学习研读政策、把握精神核心内涵、参考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以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精密部署,推动工作落地,见到实效。这一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学习。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期“文旅讲堂”上,聊城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有关科室负责人结合当前文旅工作形势和上级新要求,站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围绕剖析解读新政策、新理念、新要求,谋划制定可行措施,力争工作实现新突破等方面进行了工作讲解,分享了认识体会。
过去两年,聊城市的整体文化旅游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班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敢于迎难而上,啃硬骨头,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推动了全市文化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获得了荣誉,更赢得了民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从市场推广营销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非遗保护传承到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聊城市的文化旅游工作涌现一批亮点和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特别是围绕黄河、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以及沿线流域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创新策划推出“我家门前有条河”等一批活动品牌,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与影响力。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期“文旅讲堂”,分别讲解了“后疫情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特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以文旅消费助力夜间经济”“后疫情时期的景区管理”“‘八抓20项’创新举措解读”“应急广播的发展和作用”“文物保护工作成效”“全民阅读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解读”等内容。
上述内容,让大家从更高的层面上,了解文化旅游工作面临的发展形势。同时,搭建了一个文化和旅游系统各部门科室之间相互了解、学习的平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旅讲堂”的接续开设,有望为聊城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营造更加重视创新的氛围,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以更高的视野、更开阔的思路、更宽广的胸怀助力聊城文化旅游事业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