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国庆假期,城市周边的度假酒店预定价格明显上涨。某度假村官网显示,平时售价不足两千元一晚的套餐,在10月6日达3888元。很多度假酒店在国庆假期涨幅都比较大,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去年国庆假期分别上涨21%、11%和1%。假期酒店和民宿价格上涨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网络争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9月26日0时至10月12日15时为周期,以“酒店民宿假期价格上涨引发争议”相关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从9月26日开始舆情开始上涨,至10月1日到达第一个高点后,有所回落。从10月2日开始,舆情再度攀升,并于5日到达峰值,此后快速回落,整体呈现为尖峰状。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9月26日开始,随着国庆假期临近,酒店和民宿预订火热,部分网友曝光部分度假酒店和民宿价格大涨,引发部分网络讨论,舆情小幅上升,但没引发网络热议。
10月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称,国庆假期期间,城市周边的度假酒店预定价格明显上涨。从10月2日开始,随着更多媒体参与报道和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对酒店民宿假期涨价引发争议发声,舆情开始大幅攀升,至10月5日,到达峰值,实时舆情信息量达到9593条。此后,舆情整体回落。
截至10月12日15时,舆情已经基本完全消退,相关舆情信息总量共计30891条,包括微博12501条,客户端9691条,视频4747条,微信2161条,网站1121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微博和客户端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40.47%和31.37%。
二、媒体观点
对于酒店民宿假期价格上涨引发的争议,一些媒体从不同角度,刊发了评论文章。
《中国旅游报》刊发文章表示,应理性看待酒店民宿“逢假必涨”现象。文章表示,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要评判酒店、民宿“逢假必涨”是否合法合理,不能跟着感觉走,而是应从法律法规中寻找答案。价格法第三条明确了三种价格机制: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除了极少数商品或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大多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样的价格机制适用比例符合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酒店、民宿实行市场调节价,经营者有自主定价权。在国庆、春节等假期,消费者对酒店、民宿的消费需求激增,很多城市郊区、景区的热门度假酒店、特色民宿供不应求,且酒店、民宿的员工工资、采购成本等也会上涨。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酒店、民宿涨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合理性。然而,市场调节价也有规矩和底线,经营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涨价,也不能使用违法失信手段助推相关商品或服务价格过快上涨。以法律视角观察评判,如果酒店、民宿在假期涨价过程中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相互串通、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或未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或背离了价格主管部门的限价措施,都是违法涨价。
《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表示,毋庸否认,近几年每到国庆等重要节点,国内很多地方度假酒店价格大涨,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让人有些见惯不怪了。对此,也有人认为,这是“趁节打劫”,有借机违法牟取暴利嫌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一些度假酒店经营者“趁节打劫”事件中,一些经营者在经营成本等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国庆期间的房间、餐费等价格却比平时高不少,甚至数倍,显然与上述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符,违反了不得牟取暴利的规定。问题是,这样的道理如果用在以往,也许并没有什么错,但现在仍简单套用这一规定,显然不够全面与科学合理。众所周知,在目前已经是疫情常态化防范的背景下,人口流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平时的度假人群流动受到很大限制,而为了经营竞争,一些度假酒店平时的价格可能打了很大的折,甚至赔本在苦撑经营,这时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这些酒店正常的赢利水平。也就是,此一时的假日酒店价格翻倍高价,并不能必然等同于以往非疫情期间的假日酒店翻倍高价的牟利,反而是在国庆假日需求增加背景下的价格理性向正常区间靠拢。再加上国庆期间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大,一些度假酒店在国庆期间依据市场价值规律对相关食宿价格进行调涨,适当弥补平时的亏损等,增加整体经营的盈利可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对于假期酒店民宿涨价问题,两篇文章均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酒店、宾馆、民宿等市场主体价格的监测,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预警和应急机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确逢“假”、逢“考”价格上限或涨幅比例,拉出涨价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全面规范定价行为,依法对酒店、宾馆、民宿等主体的“逢假必涨”“逢考必涨”进行监管。
三、网民观点
对“酒店民宿假期价格上涨引发争议”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友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酒店民宿假期涨价是合理的市场经济行为,占比为5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宝盖头一个人:交给市场,认同
@眯着眼睛找kiki:都说了是市场经济,没失灵的情况下就让市场自由调节啊,涨价不住不就行了?又不是没有替代品
@Justin-佳林:市场经济,有啥问题啊?
@我叫短笛大魔王:市场经济就这样,不是很正常吗?
@布总谢谢你:明码标价,提前告知,合理。
二是认为并非涨价,只是恢复正常价格,占比为27.78%,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当地小有名气的麻瓜:可以理解,毕竟淡季很多都是空房,只能靠着假期回回血
@Zicn:很多酒店都不是涨价…平时定价就是这么高。只不过淡季全年折扣。假期恢复原价罢了。
@憮星戀誓:没有涨价,和机票一样,平时都是特价,假期恢复原价而已
三是认为涨价不是强制消费,无可厚非,占比为5.6%,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北下关藤原拓海:那涨价也不是强制人消费啊
四是认为旅游业在疫情中受到重创,实属不易,占比为5.6%,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泪光闪闪530:旅游业已经很惨了,再锤就没了
四、舆情点评
今年国庆假期,不少酒店民宿价格纷纷上涨。对此,网络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其是合理的市场行为,极少数人认为是“趁节打劫”的行为。对此,有媒体及时发声进行了评论,从适当涨价是合理市场行为,过度涨价则有所不当,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合理规范等角度进行分析后,呼吁应该理性看待假期酒店民宿涨价行为。
同时,半数网友认为酒店民宿假期涨价是合理的市场经济行为;接近三成网友认为今年假期的酒店民宿调价并非涨价,而是恢复正常价格;还有部分网友认为,涨价不是强制消费,无可厚非;部分网友认为包括酒店民宿服务在内的旅游业在疫情中受到重创,生存实属不易。从网友的言论来看,大部分都能理性看待假期酒店民宿涨价行为。
近年来,酒店房价“逢假必涨”已成为普遍现象。对此,有人提出了是否合适和是否合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法律有着明确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目前,酒店客房不在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范围内,价格主要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上涨一般只要明码标价,就不算违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节假日期间订单激增的情况,酒店民宿只要不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适当调高价格,是有其合理性的。网友的正向言论也表明了他们对于这一点的理解。
但是,酒店民宿的价格上涨,并不能没有限度。对此,《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旅游热点区域和大型活动场所周边地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对酒店客房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保证酒店客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因此,不管是平时,还是假期,酒店民宿的价格,都不能无限度猛涨。如果出现了这样的行为,就涉嫌违法违规,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及时干预,以稳定市场秩序。
希望各方市场主体,都能在法律约束下,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酒店民宿等市场主体价格的监测和监管,必要的情况,要依法采取干预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假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