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筑巢人间烟火的两岸“第一家园”

2022-03-11 18:25 来源: 文旅中国

“2022年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活动现场 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供图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福建是70%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历史上闽台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闽台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福建文旅系统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持续推出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闽台共同传承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祖地精品文化艺术入岛、拓展文化交流领域,不断创新闽台文化交流形式、提升层次、拓宽对象,多维度深化闽台文化高黏性交流,深层次推进闽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探寻新时代两岸文化融合新路径,让台湾同胞深切感知家的温暖与幸福。

“琴深诉说祖国情”—2021年闽台艺术青年音乐会

闽台文化艺术交流编写两岸文化“二维码”

2021年12月底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期间举办的“琴深诉说祖国情”—2021年闽台艺术青年音乐会上,两岸同胞同唱《故乡的云》《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共诉家国情怀。去年福建还举办两岸(福州)艺术青年钢琴音乐节、两岸京剧名家庆中秋《花好月圆经典名段演唱会》、“‘乡情·闽台书画名家作品展系列工程’—周瑛百年·山外山”展览等闽台艺术交流活动。

两岸(福州)艺术青年钢琴音乐节现场

近年来,闽台两地间文化艺术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为深入人心。

2019年7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福建文化宝岛行—南音进社区”活动在台湾举办。这一年福建文化宝岛行举行了闽剧、南音等3场活动。作为“福建文化宝岛行”的重要内容,面向台湾各院校及青少年群体拓展的闽台特色文化交流活动——“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至2019年已走进台湾现有150多所大学中的100所,覆盖率高达63%,足迹遍布全岛,覆盖人群近百万。闽剧、梨园戏、芗剧、南音等福建地方戏和舞剧《丝海梦寻》等福建优秀文化风靡宝岛校园。

闽剧已连续21次进马祖演出

2019年5月的闽剧入台交流前,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台湾马祖合作,共同创立两岸文化交流品牌“乡剧相聚”,开展多样化演出合作,至2019年已连续21次赴马祖演出。福建省杂技团截至2019年,十年间十次于春节期间赴澎湖演出,观众超过7万人次,是澎湖乡亲不可或缺的“春晚盛宴”,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品牌项目。这些深受喜爱的文化宝贝增进了宝岛民众文化认同感。

南音走进宝岛

此外,闽台两地艺术家共同创排舞台艺术的现象蔚然成风。

2020年11月,闽台合作交流剧目话剧《12.3坪》在福建人艺剧场上演,受到追捧,这是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与台湾剧作家纪蔚然合作创排的第五部剧目。该院着手打造“海峡两岸话剧创作合作基地”,吸引台湾优秀人才,共同打造优秀剧目。

在福建厦门,闽台艺术合作更加密集。当年集结大陆和台湾创作人员和演员的歌仔戏《蝴蝶之恋》就曾开创了60年来两岸歌仔戏剧团同演一台戏的先例,被两岸艺术界称为“两岸戏曲合作破冰之旅”,首开两岸合作剧目参与国家艺术展演并获奖的先河,为两岸合作起到示范作用。之后两岸艺术家共同演绎高甲戏《大稻埕》,两岸3个剧种共同演出《阿搭嫂》,两岸艺术界大胆探索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这些闽台合作剧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寻找到了两岸文化的‘ 二维码’”这3个剧目的编剧,被台湾学者誉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先锋领军人物”的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说:“两岸共同文化中,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情色彩’是一种不需要转换的文化信息二维码。福建闽南与台湾许多深入人心的有烟火气的故事,是两岸合作的‘资源库’,最能产生同频共振,可以直接对接两岸文化的“二维码”,切入两岸的心灵契合。”

闽台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创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11月18日,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挂牌成立仪式暨首场音乐会在福州举办。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是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的共同指导下,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和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打造,甄选并吸纳优秀台湾演奏家组建而成的职业交响乐团。目前该团已陆续吸纳20名台湾籍演奏家加盟。“合作旨在凝聚海峡两岸优秀音乐人才,建立两岸音乐家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打造两岸文化交流的优质品牌。”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表示。

参加了2019年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审议现场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是“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打响头阵的剧团长。曾静萍对总书记讲话深有感触:“台湾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根深蒂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是闽台文艺界的共鸣,传承保护好共同的‘文化祖宗’是彼此的共同愿望。”在她看来,随着闽台交流进一步深入,文化艺术交流显出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书记的讲话,对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引领作用,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呵护共同文化遗产凝聚闽台文化基因

闽台间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福建境内的闽越族就东渡台湾,带去福建的文化。闽台间形成了相同的语言文字、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蕴育闽台两地。这些也直接体现在闽台共同传承的许多非遗项目上。

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卓圣翔、林素梅、罗纯祯、陈雯、吴腾达、陈荣文等6位台湾同胞入选。

为促进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落实两岸同胞同等待遇方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将台湾同胞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目前共有7名台湾同胞被评定公布为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涵盖寿山石雕、南音等非遗项目。

与此同时,福建还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推动闽台非遗交流,守护共同文化遗产。

“2022年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活动现场

制花灯、猜灯谜、舞龙灯,2022年元宵节期间,在晋江五店市街区举办的“两岸一家亲•上元尚团圆” 2022年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活动,40名闽台青年,在3天2夜的时间里,走访泉州漳州两地,通过非遗体验、文化参访等方式,体验研习泉州花灯制作技艺、泉州元宵圆制作技艺等元宵非遗民俗文化,还领略漳州灯谜戏、漳州布袋木偶等非遗项目风采。

2019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举办的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 闽台传承”等为主题,闽台传承成为最大亮点,在福州三坊七巷主会场,来自台湾的十余支队伍参加活动,涉及传统武术、传统戏曲、传统工艺美术等非遗项目,闽台两地12个武术类非遗项目近两百人到现场踩街表演。

福建的非遗珍宝也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宝岛千家万户。

2019年9月,福建文化宝岛行——“福石传缘”两岸寿山石交流活动在台北开幕,两岸百余名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及寿山石爱好者共叙两岸文化情缘,11位台湾青年现场向福建寿山石大师拜师。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依托“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将其延伸到福建非遗项目走进台湾文创园、社区演出,与台湾民众互动教学,扩大活动影响力。2021年,先后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峡两岸客家文化研学摄影体验活动”和省级非遗项目“闽台妈祖信俗体验活动”等。

如今,闽台间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更趋项目化、常态化、机制化。

厦门市面向台湾青年学生开展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打造厦台戏曲交流传承平台。并定期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厦金宋江阵文化节等对台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台湾同胞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厦台共同传承发展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2021年10月“第五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现场

2021年10月,“第五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福州正谊书院举行,其间开展两岸名家主旨演讲、朱子书院行迹展、“海峡两岸书院联盟”会长任命秘书处设立等,推动两岸书院交流互鉴。论坛举办五届以来,近60位台湾书院代表和一大批中青年学子,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拜谒参访、研学互动等活动,在书院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两岸书院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推动两岸文化旅游合作,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促进两岸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1年10月“第五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现场

闽台文化产业发展构筑两岸第一家园

2021年12月,在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第六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举行,为两岸文创业者搭建展示互动的合作交流平台。100多位闽台文创业者参与了闽台文创市集、两岸文创产业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

闽台文创周是近年来打造的闽台文创产业交流合作重要活动品牌,成为闽台两地文创业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1年12月第六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现场

2020年12月,两岸近千家展商参加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尽管台湾地区展商因疫情无法大规模线下参展,仍通过云会展等形式参加,台湾地区线下展位数536个,线上展商数300余家,并通过云端分会场、两岸主播带货等助推两岸互动往来。

海峡两岸文博会已成为目前国内台商参展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交易、文旅项目投资对接的重要平台。

厦门还定期举行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文旅展会,并赴台举办“山海闽西南非遗文化”等文化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促进两岸文旅产业交流互鉴,打造厦台文旅产业交流合作品牌。

厦门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碧珊说:“厦门立足闽南文化特点及对台区位优势,着眼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通过打造厦台戏曲交流传承平台、厦台文旅产业交流合作品牌、厦台基层民众及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加大两岸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力度,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近年来,福建文旅部门尤为重视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工作,以文旅交流为纽带,持续为来闽台青创业者打造精神文化家园和创新创业乐园。

2021年11月24日,40多名两岸大学生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参加“‘同沐中华风·共创人生梦’—2021海峡两岸大学生研学体验营活动”开营。

福建还不断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交流活动,将闽台文化的种子撒进下一代心中,陆续举办“海峡杯”闽台少儿歌手赛、海峡两岸青少年街舞活动、“2020家味·年味台湾青少年文化旅游研习营”“2020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学体验营”、2020年两岸青少年木偶研学营活动等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为强化闽台文化交流保障,福建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方面为推动闽台文化交流保驾护航。

2021年12月第六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现场

2021年11月召开的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2019年5月,福建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就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台42条措施。福建省文旅厅制订《关于促进厦金、榕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十条措施》,还围绕《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的艺术、文创、非遗等措施进行细化落实。

此前,为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福建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意见》共66条措施发布,配套出台17条举措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编制《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相关措施办理指南》,深化闽台在文艺创作演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文化人才等五大方面交流合作,福建所有地市全部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当地对台文化交流。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林守钦表示:“福建文旅系统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福建乡情、亲情、友情优势,以丰富的文旅交流活动为载体,创新举措,搭建平台,深化交流,团结广大台胞,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海峡两岸文旅领域融合发展新路,着力先行先试,落实同等待遇,鼓励台胞台企在闽就业创业;密切人文交流,打造文旅交流品牌,持续促进两岸人员心灵契合;充分发挥展会平台作用,深化闽台文旅产业项目合作,搭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把福建打造成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

(文中图片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提供)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