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伍佰演唱会“翻车”,观众高喊退票

2023-11-28 19:30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日,伍佰演唱会再引关注。媒体报道,11月24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伍佰演唱会上,大批粉丝因场地视野不佳高喊退票。不少观众表示,自己买的是1280元的VIP区,价格最高结果视觉效果最差,“贵价票”莫名变成了“柱子票”。舆情发酵后,11月26日晚,伍佰合肥演唱会主办方发布声明称开放了“相应补偿或退票渠道”并公布了退款热线。据悉,有人已经成功打通热线并收到退款400元,然而也有网友表示,“打了200多次退款热线都没接通”。此次退票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伍佰合肥演唱会被曝观众大喊退票”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舆情热度持续升温。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1月22日0时至11月28日10时为周期,以“伍佰 合肥 退票”“伍佰合肥演唱会”“伍佰演唱会”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1月26日10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分析图

@上游新闻报道,11月24日,伍佰在安徽合肥的演唱会正式开演,现场不少观众因座位安排不合理大喊“退票”,1280元的VIP只能看到半个舞台,引起广泛关注。11月26日,伍佰合肥演唱会主办方发布声明并公布了退款热线,公告称“演出首日,以座位偏远、视线不佳为由现场提出退票的观众已现场退票,第二日,主办方对当日涉及区域的有异议观众做了相应补偿或退票处理”,并表示“本次事件与伍佰及其经纪公司无关”。11月27日,@极目新闻报道,一名现场观众称,退票维权群里已有人打通了电话,并成功退款400元,但她打了200多次退款热线都没接通。

截至11月28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0867条,微博3851条,客户端3169条,网站1857条,视频2364条,微信791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微博和客户端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35.44%和29.16%。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伍佰合肥演唱会观众大喊退票”“观众回应在伍佰演唱会大喊退票”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主办方赚钱也要有底线,占比32.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菟子小芽BunnyBud:赚钱可以,但别太过分了,这种位置主办方就不应该安排座位了,真得很影响观感,以后可能也不会再买这个场馆的票。

@最喜欢mama:赚钱也要有道德,场馆的布置都要公示。人家这还是买的VIP票,花这么多钱看柱子去了合适么?

@黑岐狱:虽然我喜欢伍佰,但是去现场看不到舞台,还不如直接在软件上听歌。主办方吃相太难看了,我就不相信办演唱会没有实地考察,舞台随便搭的?已经构成欺骗消费者了。

二是,表示此种做法败坏明星声誉,占比31.4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小北的自留地:我觉着明星本人也要担责,不要只怪主办方,歌迷们毕竟都为明星而来。所以说还是要委托靠谱主办发啊,要不然就是在败坏群众好感。

@昊木火HLY:说真的,几年前,伍佰的票都卖不掉,场馆里好多空位,他那个时候台上卖力的唱、弹,现在火了都开始割韭菜了,挺寒心的。

三是,吐槽卖遮挡票已成演唱会“标配”,占比25.1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峯之所至:好多明星演唱会都这样,我之前买的周杰伦1300的票也是看不到人,真的很气。

@带着光驯服每条怪兽:这难道不是演唱会“标配”么?林俊杰的我去长沙还加钱,2000多的票也是这样。还有张学友合肥的演唱会,最贵的票也有柱子遮挡视线。

四是,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监管措施,占比10.8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五月天的迷妹V酱:麻烦看清楚,别的演唱会盲区一般都是便宜点的票,这次伍佰的演唱会最贵的票都有盲区,谁能接受?花最多的钱买最差的体验,据说歌迷后面给主办方打了200遍退款热线都没通,这不是欺诈是什么。建议国家以此为契机,出手整治一波演唱会乱象。

@当不当先生:最近演唱会牛鬼蛇神的事情很多啊,又是黄牛票又是遮挡票。演唱会市场回暖是不假,恰烂钱就是自掘坟墓,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有力监管举措。

三、舆情点评

今年,出道已经30年的歌手伍佰再次翻红,获得大批年轻粉丝的喜爱。“伍佰开演唱会起个开头就够了”“前半生原创歌手,后半生指挥家”......其演唱会引发万人合唱的场景引得媒体纷纷报道。近日,伍佰演唱会又因“翻车”登上热搜,不少歌迷吐槽内场最贵门票视野极差,以致引发“退票”呼声。

2023年迎来演唱会市场“井喷式”复苏,呈现火爆景象。今年以来,演艺市场热度不断升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1137场,观演人次1145万,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60%。但高价票、黄牛票、“柱子”票等奇葩票不断损害消费者利益。继TFboys20万一张的天价票、佣金比门票还贵的黄牛票之后,遮挡视线的“柱子票”又成演唱会“新刺客”。此前就有观众反映,自己花千元购买梁静茹上海演唱会的门票,到场后发现,视野被舞台四周的立柱遮挡,看歌手成了看柱子。无独有偶,伍佰的内场最贵门票视野极差又惹争议。由此可见,“柱子票”已成演唱会“顽疾”,亟待治理。

“贵价票”秒变“柱子票”,消费者并不知情。不少观众吐槽,自己明明买的是VIP最贵门票,到现场却发现视野极差,“连主屏幕都看不到”。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信息演出商并未提前告知。场地信息不明确,选座位全凭运气。纵观存在票务争议的演唱会,可以发现其开票时缺少场地座位示意图,观众往往到达现场之后,才能获知自己的观演环境,这时即便发现视野有遮挡也无法提前维权。演唱会票务争议多,“柱子票”维权困难。由于演唱会门票具有稀缺性、时效性等特点,常实行“不退不换”原则,不少消费者只得“自认倒霉”。即便提起诉讼,维权也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难题,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柱子票”本质上是主办方转嫁风险、无底线赚钱的产物。伍佰演唱会之后,有从业者表示,由于开票的时间往往早于舞台搭建完成的时间,出现某些位置有遮挡的情况“不可避免”。但在演唱会开始前,主办方在明知视线可能被遮挡的情况下,仍旧没有告知消费者,实在是有欺诈之嫌。

其实,线下演艺经济的繁荣不仅能够带动周边商圈的发展,还可以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由此来看,加强票务整治仍是演艺市场治理的其中要义。此前,文旅部已经针对“黄牛票横行”等乱象出台了通知,明确规定演唱会应实行“实名绑定”“建立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等措施,大大挤压了“黄牛”倒票空间。如今“柱子票”再起风浪,相关部门可借此机会完善条例,例如制定阶梯式退改规则、确保消费者对门票场景的知情权以及推出可供主办方参考的不同场景门票收费标准等等。此次“退票”风波中,不少消费者对票务平台也提出了要求,作为链接主办方与消费者的“中间人”,平台要站在消费者立场,主动推动门票场景透明化,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责。对于主办方来说,“唯利”思维乃是大忌,求一时之利自然容易,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权益。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不可忽视,曾经的“黄牛票”,如今的“柱子票”,正是因为记者曝光才得以被大众关注,因此媒体要主动承担舆情监督职责,积极披露行业乱象,让“内幕”昭于天下。消费者更要具备维权意识,在权益受损时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向侵权行为说“不”。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