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东莞大岭山召开文艺创作规划论证会,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

2023-02-26 09:37 来源: 文旅中国

2月23日,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把文化强市建设作为总抓手,奋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日下午,东莞市大岭山镇组织召开文艺创作规划论证会,邀请了房千、韩忠、胡磊、谭军波、刘洪镇等来自多个行业领域的专家、艺术家对未来文艺创作进行把脉支招。

2023年东莞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今后要以“抓落实、抓项目、抓基层”推动文化强市破局开工落实,要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大岭山镇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对文艺创作项目进行提早规划,力争文艺精品再上新台阶,用具有精神高度和人文向度的文艺精品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大岭山镇党委委员叶淑帆介绍了大岭山镇近年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及亮点成绩。她表示,长期以来,大岭山镇依托宝贵的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打造“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品牌。尤其是以故事为媒,深入挖掘本土题材进行文艺创作,佳作不断,先后创作交响合唱《大岭山之歌》、广播连续剧《火凤凰》《女儿香》、广播剧《护旗》《柴房里传出的宣言》《只要祖国需要》等系列文艺作品。2017年以来,大岭山镇创作的广播剧《火凤凰》《只要祖国需要》先后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大岭山镇还强化双“原”驱动(原创、原唱),推动多“箭”齐发(独唱、音乐组合、大岭山之歌合唱团、广播剧、纪录片、快板、朗诵等)的策略。

大岭山镇优异的文艺发展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许。大家认为,多年来大岭山镇文艺精品创作成绩为东莞城市赢得了美誉,值得其他镇街学习借鉴,文艺成果更应当大力加强宣传。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房千认为,大岭山镇对文艺创作的规划有前瞻意识,眼光远、行动快,7年里两次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非常不容易。“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选取独特的视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做到接地气。”房千根据大岭山镇的文艺人才和团体的条件和优势,建议围绕“英雄母亲”李淑桓的题材,创编民族歌剧或轻歌剧。他指出,大岭山之歌合唱团与国内顶级合唱团与交响乐团有过多次合作,有相当高的演唱水平,未来可以考虑与专业团体深入合作,在新的艺术门类上创编出更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国家一级演员、知名相声演员、原广东武警艺术团团长韩忠说道,大岭山镇的曲艺创作要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坚守文艺的品格和品位,作品中要“有人、有事、有情、有趣”,让百姓在欣赏曲艺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思想的回味。

东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文艺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胡磊认为,文艺创作首先要明确作品是为谁创作,要遵循内在的规律和标准。多年来,大岭山精品文艺创作取得的成果正是遵循艺术规律的充分体现。广播剧《火凤凰》与纪录片《英雄母亲》等作品。他建议大岭山镇加强建立重大题材库、人才库、精品库、项目库,让大岭山成为市民群众的旅游打卡地和心灵归属地。

国内知名媒体人、资深影评人谭军波表示,大岭山镇的广播剧与纪录片创作在东莞各镇街中先行一步,是领域翘楚。“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巨大,通过拍摄纪录片能够为城市发展留下记忆。”他认为,大岭山镇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众多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今后可以深挖红色、莞香、荔枝、荔枝柴烧鹅等特色资源,加大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展示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并通过重要的媒体平台扩大宣传推介。此外,还可以邀请知名美术家集中开展专题创作,并将创作的美术成果设立基本设列,举办一个永不落幕的艺术展览。

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镇认为,从事书法艺术的工作者要加强对中国文化、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学习,不能将书法停留在艺术层面的认知,需要融会贯通,提高内涵修养。

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继春表示,将认真梳理总结专家的宝贵意见,按照艺术规律有序落实推进,力争在未来几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有充分影响力的文艺作品,进一步擦亮大岭山特色文化品牌,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增添更多绚丽色彩。

(图片由大岭山镇提供)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