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6月7日,由湖南博物院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联袂打造,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汪悦进教授团队提供学术指导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整合了全球领先的学术资源,运用前沿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多媒体剧场方式全新演绎马王堆汉墓这一举世震撼的文化遗产,充分呈现其凝聚的早期中国文明精髓和艺术成就。在全方位展示马王堆汉墓文化所承载的艺术、想象与认知世界的同时,力图开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展示新范式。
展览由时空、阴阳、生命三个板块构成,在充分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的基础上,生动阐释马王堆汉墓的墓室构造、纷繁器物、文化理念及人文思想,巧妙呈现中国古代对宇宙、生命的宏大想象与艺术表达,为观众构筑一场可知可感的“时空之旅”。
观众参观展览
展览将多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时空板块通过多媒体叙事方式,巧妙展现出马王堆汉墓椁室结构、总体布局以及丰富的出土文物,宛若一个蕴含神秘奥义的宇宙模型,凝聚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浪漫表达。阴阳板块着重展示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四重套棺中蕴含的“阴阳散聚”,无穷交织、动态流转的云气图案飘然眼前,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近距离感受古人对生命奥秘的无尽探索和对精神升华的宏伟想象。生命板块中,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再次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该板块采用沉浸式LED球幕、互动动态图形设计、文物数字化修复等技术,观众仿佛置身于帛画中所描绘的“由地入天”仪式,深刻感受生命的蜕变与飞升,一窥两千年前的思绪激荡。
马王堆汉墓为研究古人生命观和宇宙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本次展览通过挖掘马王堆IP文化元素,利用前沿数字技术使展览“虚实结合”,将文物及其元素数字化,充分展现汉代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及该时期人们对于生命观、宇宙观的认知,对生命升华的向往和崇敬。
观众参观展览
据了解,6月8日至7月上旬,本次展览还将在长沙五一广场地铁站元宇宙厅同步上线。届时,观众能够在地铁站的多媒体隧道内欣赏到流光溢彩的画面与优雅庄重的乐声,沉浸式地感受西汉时期的瑰丽文化与生命哲思。
本次展览是湖南博物院深入落实贯彻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这一指示的重要举措,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文博界单体投入较大的数字展览之一,之后该展览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巡展。
(摄影: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