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民歌大家唱”活动在昆明启动。云南民族村的哈尼村寨的“梯田”边响起了海菜腔,优美的歌声和精彩的舞龙引得游客频频驻足,原来,来自红河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花腰彝歌者们来此放歌。
石屏多村组队来演出
在云南民族村古朴的哈尼村寨,身着花腰彝民族服装的歌者们本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原生态的歌声从他们口中流淌出来,那是靓上加靓,引得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刻。石屏县是著名的“中国原生态歌舞之乡”“花腰歌舞之乡”。其中,海菜腔、烟盒舞享誉海内外,还有彝调、花腰歌舞等一系列民族民间歌舞也是榜上有名。此次带队的是烟盒舞的传承人许国永,据介绍,此次参加活动的队伍有50人,来自石屏县哨冲镇和龙武镇的多个村寨。
为了能给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在启动仪式前一天演出队伍从石屏县直接赶赴现场,开始一遍又一遍排练。虽然是第一次合作,队员们的能歌善舞加上高度配合,很快就融入到一起,节目越排越精彩。
女子舞龙虎虎生风
石屏有这样一段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在云南民族村哈尼村寨里,花腰彝的队员让游客深刻体验了一把云南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队员们随时随地都能唱起来跳起来。“他们不仅服装美、舞美,歌更美。”来自安徽的游客方先生赞叹道。
除了唱《马缨花》《啊哩》《啊咪蓝采和》等民歌小调,此次演出队伍还为游客朋友们带来了他们的一绝——女子舞龙,一条龙有12个女子齐舞,代表12生肖。
在花腰彝姑娘们挥舞下,龙头一动,虎虎生风;才见姑娘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又见长龙破空而出,荡起万朵祥云……据悉,花腰彝十分崇拜龙,每年都要举行祭龙仪式,每年在立春后的第一个属马日举行“咪嘎好”(祭龙)活动。
“希望民族歌舞一直传承下去”,来自哨冲莫测甸村的腊美华说,这次是她们第二次参加民歌赛的活动,她说:“我第一次在广东参加民歌赛已经是20年前了,这次我带了村子18个姐妹来参加活动,回村后我会把民歌赛的消息告诉大家,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花腰彝姑娘高代英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唱跳,她说歌舞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她也是彝族花腰民歌的州级传承人,她不仅带动周边人唱跳,还在短视频平台极力宣传自己的民族歌舞;在演出的同时,她和小伙伴们还不忘把现场的状况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出去。
此次演出队伍里年龄最小的00后姑娘李颖,目前就职于石屏县文化馆,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花腰彝的歌舞,希望把花腰彝的民歌、舞蹈等继续传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海菜腔”传承人、传唱人李怀秀在启动仪式当天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她说:“我觉得‘云南民歌大家唱’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有利于传承。希望几十年后,大家到云南来,还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海菜腔,看到地地道道的烟盒舞。”
(文中图片由阮坤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