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对此,我们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市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强化职业道德、打造精品名牌和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奋发有为,为利川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强化职业道德,坚决抵制“三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既是对党对文艺工作者的政治要求,也是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建设需要。因此,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自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思想上的明白人和行动上的带头人。要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德艺双馨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打造精品名牌,唱响时代主旋律。通过撰写文艺评论、召开座谈会、表彰先进等形式褒优贬劣,鼓励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文艺创作中的不良思潮、不良倾向和畸形审美,为文艺健康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加强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文学群体的团结引领,对失德失范人员进行警示教育,督促改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扬“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推敲精神,精益求精地创作出更多有道德、有温度、有品质的文艺精品,抢占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擂鼓助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劲加油!
深化文旅融合,讲好利川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文化和旅游二者关系的最科学、最精准、最深刻的概括和表述,也为我们深化文旅融合、加速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加旅游,而是要依据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通过文化创意,在资源整合、产业融合、要素聚合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提炼、合理开发,使其优势更优、亮点更亮、特色更加突出。同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搞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清江、郁江等五大长江水系的发源地,坐拥齐岳山、福宝山、星斗山等天然生态屏障,集溶洞、古寨、峡谷、飞瀑于一体。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凉爽、资源富集、文化璀璨,是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富矿区。因此,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主战场,深入持久地讲好以秀美山川为主的生态故事,以凉爽气候为主的康养故事,以名优特产为主的发展故事和以《龙船调》为主的文化故事,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大餐、心灵盛宴。
(作者单位:利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