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北京舞蹈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报名节目和人数创历史新高。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复评工作会上得知,截至5月31日报名结束,本届“桃李杯”共收到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209所院校、2个海外领事馆(洛杉矶、旧金山)报名,参与人数14700余人,节目数量近2000个。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陶诚表示,近年来国家在推动舞蹈艺术繁荣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桃李杯”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备受瞩目的国家级专业活动,是持续指导和推动全国舞蹈教育和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取得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在专业领域和社会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号召力。他介绍说,本届活动在机制创新方面作了以下调整:一是突出强化激励引导作用,在入选作品中遴选出优秀层次;二是丰富展示活动内容,关注舞蹈教育新发展、新动态;三是聚焦教育教学、强化学术引领,围绕新时代舞蹈专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来组织学术研讨;四是创新展示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新传播方式的宣传矩阵效应,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此次复评的入选作品将在8月中上旬进行现场展示,同时完成终评,遴选出优秀作品。
来自全国舞蹈界、艺术院校、文艺院团的40余位专家受聘参与复评。在6月12日召开的复评工作启动仪式上,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与评审专家交流了几点体会:一是守正创新。自1985年第一届“桃李杯”成功举办至今已走过三十八载,专家们要对顶尖舞蹈人才的培养规格作出全景观察和专业判断,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引领和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二是见微知著。以“桃李杯”优秀舞者和剧目为窗口,认真研究和总结全国舞蹈高端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案例,为今后舞蹈事业的发展理清思路。三是独具慧眼。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是编创者原创精神和审美理念的体现,也是大众接触舞蹈事业前沿动态的切入点,希望专家们能够以敏锐的视角洞悉舞蹈艺术未来发展趋势,为舞蹈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四是公平正义。作为行业发展的上游,院校应当以“桃李杯”评价为阵地,培育崇德尚艺的文化品质,评委应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让“桃李杯”如一泓清泉,清风拂面,清流满座。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 “桃李杯”对中国舞蹈界影响极其深远,看似是院校之间的交流,实则奠定了中国舞蹈事业的根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桃李杯”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助推舞蹈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宣读专家委员会和评审专家名单
评审会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主持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惠彤宣读评审工作规则和纪律要求
据悉, 8月在京进行的活动终评上,将有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群舞、展示课共六个门类的节目集中展示。从中遴选出的本届“桃李杯”优秀作品还将在全国各地进行展演,旨在探索开展“桃李杯”优秀人才的持续培养,进一步提升 “桃李杯”的社会效益,把“桃李杯”的品牌擦得更亮、传得更响。
(照片由北京舞蹈学院提供,张曦丹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