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全国演艺博览会9月26日—10月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

2023-09-28 13:03 来源: 文旅中国

9月26日至10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演艺博览会(简称演博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此次演博会秉承“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原则,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和演艺产业发展,展示艺术发展成就和产业发展成果,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演出演播创新,搭建展示全国演艺发展成果的高水平盛会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全国演艺博览会展区现场



全国演艺行业“满堂”齐聚    


▲ “我住长江头”全国演艺博览会开幕式交响合唱音乐会现场


9月26日晚,“我住长江头”全国演艺博览会开幕式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四川宜宾长江地标广场举行。音乐会以交响合唱音乐会的方式呈现,并紧密围绕歌颂祖国、弘扬中华母亲河——长江文化、展现四川特色风土人情的核心主题而精心设计编排。其中既有《长江之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观众朋友们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流传曲目,也有《过三峡》《抛天锣》等近年来国内优秀艺术家原创的新时代佳作。演出形式既包括气势磅礴、恢弘壮丽的交响大合唱、器乐演奏,也包括深情、婉转的独唱、对唱与重唱,用音乐的力量展现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展现出新时代长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为什么在宜宾举办?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体活动的全国演艺博览会,未能在2022年艺术节期间举办。考虑到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拟于2025年在四川、重庆两地共同举办,为支持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升2023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影响力,因此将全国演艺博览会与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同期在宜宾举办。全国演艺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此次演博会使用了宜宾国际会展中心的A1馆、A2馆和B馆全馆,总面积2万4千平方米,分别设置为主题展区、地方展区和综合展区。

其中,主题展区中设置演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中直文艺院团和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单位展区。演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将聚焦近年来舞台艺术发展新成果和演艺产业发展新趋势,从全国精选出一批舞台演出、旅游演艺、数字演艺(线上演播、舞台装备数字化)、演艺新业态(演艺新空间、沉浸式演艺、演艺IP打造)等方面的优秀发展成果,集中予以展示。

中直文艺院团展区由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10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中国铁路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5家其他部门所属的文艺院团参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5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单位也首次参展,组成部直属艺术单位展区。现场,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还设置有咨询台。

地方展区为全国各省(区、市)展区,全国31个省(区、市)文旅厅局全部参展,实现全国演艺行业的“满堂红”。综合展区为线上演播、演出院线剧场、演艺文创、舞台服装等演艺产业细分行业展区。线上演播展区组织互联网、电信运营及相关企业参展,展示线上演播及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等技术在演艺领域新应用。演出院线剧场展区组织国家大剧院等剧场代表和保利文化等重点演出院线参展,展示演出院线剧目生产和运营管理新气象,体现剧场等演艺设施发展新成果。演艺文创展区组织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和演艺IP品牌授权、文创设计相关单位参展,展示文创产品开发新成果,延展演艺产业授权开发链条。

除展览之外,此次演博会还设置交流活动、对接活动等配套活动。交流活动采取“1场主题交流+N场专题交流”的形式组织举办。主题交流以“新时代演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就演艺高质量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展开研讨,现场还发布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40个项目名单。专题交流围绕演艺新业态、演艺IP开发、旅游演艺等议题,为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此外,演博会还组织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发布推介,促进文艺院团充分对接市场需求,拓展演艺产业发展空间,创新文化消费形态和场景,搭建演艺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展示、推介、交易、授权的大平台。同时组织各地文艺院团进行现场展演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舞台演艺的魅力。

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产业发展司还在主题交流活动中发布中秋国庆重点演出演播项目、推介发布迎国庆文化和旅游惠企乐民有关安排,进一步丰富节日期间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为广大群众献上有品位、享实惠的文化大餐。



集中展示演艺高质量发展成果    


演艺产业是“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部署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作为推动新时代演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演博会汇集了演艺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合力,促进了舞台艺术与演艺产业发展成果展示交流合作,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演博会云集精品唱响主旋律,以特展的形式举办演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以图片视频、服装道具、舞美模型等形式展示近年来演艺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舞台艺术与产业联动,促进演艺产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拓展演艺产业发展空间。

演博会还着力汇聚演艺全产业链,以文艺院团、线上演播、演艺装备、演出院线、旅游演艺、演艺文创六大展览板块汇集演艺全产业链,充分体现各艺术门类创作活跃、精品迭出,国有文艺院团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文艺团体更加繁荣有序,演艺产业提质升级,演艺消费生动活跃,演艺新业态蓬勃生长,集中展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和演艺产业提质升级的发展成果,生动展示当代中国文艺新气象。

科技赋能方面,演博会顺应线上演播、数字演艺等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设置线上演播展区、演艺装备展区、演艺文创展区等科技属性较强的展览板块,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文艺作品创意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联动,通过新闻发布、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项目推介、线上直播、微博话题、短视频等方式,扩大宣传推广影响,吸引行业和群众关注参与,奏响舞台艺术繁荣与演艺产业发展的交响乐。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博会注重对接交易。演博会期间设置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发布推介环节,宣传推广相关文艺院团演出剧目。同时邀请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及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代表作为专业观众观展,积极促成采购交易。9月27日,中央直属文艺院团与四川省有关单位进行了包括国家级剧团人才选拔培训计划之“谁是东方舞者”、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这儿是成都》、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作品创演计划等在内的7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5780万元。



演艺业态不断提质升级   


近年来,全国演艺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演艺业态不断提质升级,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场景,演艺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拓展,演艺产业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其中包括:

演艺内容精品迭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双效”统一深化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实题材佳作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既充满正能量又受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演艺产业的供给侧越来越精彩。

新消费新场景涌现。演艺产品进入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历史街区、商业综合体、邮轮大巴,轻型化、沉浸式、互动型的演艺内容和演出个性化、业态多样化的“演艺新空间”受到青年观众追捧。基于演艺IP的文创产品开发,迅速起步发展。

体现文旅融合发展。演艺行业特别是旅游演艺成为践行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观众“奔着演出去旅行”,追剧旅游、演唱会音乐节成为文旅消费新时尚。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呈现出强劲的消费拉动效应。

科技赋能业态创新。线上演播开辟了演艺产业发展的数字新空间,“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成为行业共识。戏剧表演5G即时拍摄、全息投影、AR、VR、异形LED屏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镜框式结构,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震撼的观演体验。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演艺市场恢复迅速,市场热度快速升温。以暑期档(7.1—8.31)为例,2023年暑期全国演出市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02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301.53%;演出票房收入102.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2.41%;观演人数3256.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06.70%。


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入选项目



2023年9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全国演艺博览会9月26日—10月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