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在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嘉陵江畔的百牛渡江景区会议室内,随着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主题宣传片的精彩亮相,2023嘉陵江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创作座谈会暨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联盟第四次理事会正式拉开帷幕。嘉陵江流域的陕、甘、川、渝四省市28个区县的相关负责人和文旅界、纪录片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就嘉陵江的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与全面交流。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东升,原国家旅游局纪检组组长刘金平,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王俊杰,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李海明,以及蓬安县相关领导和20余家权威媒体出席参加此次活动。
聚焦嘉陵江风景
2023嘉陵江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以“同饮一江水,共圆发展梦”为主题,共谋新时代嘉陵江区域联动发展、协作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嘉陵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打造“嘉陵江旅游风景道”和“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注入强劲的动力与全新的活力。大会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四川省旅游协会、中共蓬安县委、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发端于秦岭,流经陕、甘、川、渝四省市三十多个区县,最后在重庆汇入长江;全长1345公里,养育了两岸的4000多万人口。嘉陵江北连“一带一路”,南接“长江经济带”,为打造“嘉陵江旅游风景道”和 “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提供了基础。
何延政致开幕辞并宣布大会开幕。他表示,嘉陵江的文旅产业面临着众多新的发展机遇,“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希望嘉陵江沿线市、区、县的政府和文旅部门以河流为纽带,以联盟为平台、以“十大旅游地理坐标”和系列跨媒体行动为抓手,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助推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带与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利用好“纪录片+文旅”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好媒体资源,推动嘉陵江沿线各地区文旅融合、走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马正其表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谋发展、上下游联动做文章、汇聚各方力量创品牌。
李海明表示,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以“纪录片+旅游”“纪录片+跨媒体行动”的模式,为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与实践。这种因纪录片内容的共情而衍生出的对嘉陵江的向往,就是超出纪录片边界的旅游效应,有利于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
刘金平发言时表示,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这就要求文旅产业发展要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以及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保护、传承,要创新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利用,从而带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纪录片形式打造文旅经济
会上,杨书华以160多页的精美PPT创意方案,为嘉陵江未来以“十大旅游地理坐标”为节点、支点、亮点,打造“千里嘉陵,盛世美景”“嘉陵帆影”“嘉陵驿站”“嘉陵渔火”等连锁文旅项目做了精彩展示和讲解。
据介绍,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旨在以纪录片为载体,通过“纪录片+旅游”“纪录片+跨媒体行动”等模式,将嘉陵江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文旅品牌,探索嘉陵江文旅融合发展之路。2018年,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开机,嘉陵江沿线三十余个区县及旅游景区共同发起,成立了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联盟,并联合发表了《嘉陵江绿色宣言》。与此同时,纪录片摄制组邀请旅游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媒体记者发起了“探秘嘉陵江”大型跨媒体行动。
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与沿江10个旅游区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2019年9月首届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推选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四川省阆中市阆中古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陕西省凤县凤凰湖景区4个首批“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2020年10月第二届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推选出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故城等第二批“旅游地理坐标”。
众智献策嘉陵江文旅发展
各参会领导、专家在发言中就如何打造“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和“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带”,如何释放嘉陵江的旅游品牌效应,从而带动引领嘉陵江的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嘉陵江文旅发展的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美好展望。
蓬安县委书记唐方春表示,当前,蓬安县上下正在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聚力建设浪漫宜居繁荣的现代化蓬安,热忱欢迎四方宾朋携手并进,乘着本次盛会东风,进一步激活一江嘉陵春水、唱响一曲文旅高歌、开创一方发展新篇。
嘉陵江沿线地区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地近年的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各轮值主席、各区县领导及“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景区领导都作了简短发言。
各沿江市区县参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表示,要同心携手,共抓大保护,共享大资源,共创大品牌,共谋大发展。要推动联盟高效运作,充分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助推沿江各地区的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推动陕、甘、川、渝建立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协同联动机制,助推嘉陵江流域“生态发展、绿色崛起”。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