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裴亚男: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4-01-24 10:46 来源: 文旅中国

▲ 裴亚男在讲解  受访者供图


“当我讲抗美援朝的故事时,脑海中是有画面的,因为这里不仅有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多我自己采访整理的老英雄的口述历史。真实的故事是有血有肉的,让我和观众都沉浸其中。”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裴亚男说。

生活在鸭绿江边的裴亚男从小听着爷爷讲抗美援朝英雄故事长大,被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心中埋下了崇尚英雄的种子。大学毕业后,裴亚男回到家乡,并于2017年走上了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的岗位。

“入行初期,我以为只要将讲解词背熟就能成为一名优秀讲解员,直到有一次,一位94岁的志愿军老英雄让我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裴亚男清楚地记得,那是2018年4月的一个下午,她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讲解,突然发现观众中有一位老人始终眼含热泪,双手有些颤抖。当她讲到上甘岭战役的时候,老人走到黄继光烈士的雕像前,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雕像,哽咽地说:“战友啊,我来看你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你啊。”原来老人是黄继光生前的战友。那一天,老人讲述了很多他们当年在战场上的感人故事,老人慢慢地说,裴亚男静静地听、认真地记。从那一天起,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红色纪念馆的讲解员,不能当“传话筒”和“复读机”,她暗下决心,要真正走进志愿军老英雄的生活,听他们讲述最真实的红色故事,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传播给更多观众。

2019年,裴亚男参加了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初赛时,裴亚男的讲述人物是中国“当代保尔”、全国首位“时代楷模”朱彦夫。朱彦夫在长津湖地区作战中四肢残缺、左眼失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自强不息,当了25年村支书。为了完成指导员遗愿,朱彦夫以残肢抱笔,先后创作完成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为了了解真实的英雄,比赛前,裴亚男从辽宁丹东赶到山东沂源探访了朱彦夫。“我讲了6年朱彦夫老英雄的故事,终于见到他本人了。”裴亚男说,尽管有心理准备,可一见面,她还是紧张地忘记了介绍自己,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朱爷爷,终于见到您啦,您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精神力量,我会继续讲好您的故事、讲好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朱彦夫说:“我是替我牺牲的战友活着的,但我做得还不够、还不够。”朱彦夫话音未落,裴亚男已是泪流满面。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裴亚男在比赛中讲述了朱彦夫的故事,现场许多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最终,裴亚男代表辽宁地区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全国金牌讲解员荣誉称号。

丹东是一座红色城市,现在仍有多位老英雄居住在这里。工作之余,裴亚男经常前去探望他们,和他们成了忘年交。“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在抗美援朝争夺161高地作战中,1人击毙了20多个敌人,带领战友打退敌人6次反扑,成功守住了阵地。回到家乡后,他主动放弃组织提供的工作,隐藏功名,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2021年3月15日,裴亚男与同事一起去丹东市光荣院探望他,当时孙景坤已经是97岁高龄,脸上戴着氧气罩。交谈中,孙景坤讲了很多战场上和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裴亚男说:“孙景坤一等功证书就陈列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与孙爷爷面对面交流过后,现在讲解他的故事,我能带领观众走进故事中的场景。”

1月15日,志愿军老英雄孙德里家里很热闹,裴亚男一行的到来让老人非常开心,一连给大家唱了3首军歌。裴亚男说,这是她近几年第6次来探望老家人:“孙爷爷把我当亲孙女看待,不但给我讲英雄的故事,也谈现在的生活。孙爷爷还总是给我加油鼓劲,希望我能迎难而上、大胆尝试。”

裴亚男没有辜负老英雄的期望,近些年,她将多位抗美援朝老英雄口述历史汇集成册,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优化讲解思路、创新讲解方式,以真实的故事作为基础,有效提升讲解含金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目前,裴亚男先后获全国首批五好讲解员、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文化和旅游部“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首批优秀宣讲员、“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辽宁展区先进个人等荣誉。

“因为热爱,所以用心,因为用心,所以有收获,因为有收获,我将在讲好红色故事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裴亚男说。

2024年1月23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裴亚男: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