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冰是一种奢侈品,“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古代没有电,夏天的冰块是从哪儿来的?
《周礼》有云:“冬季取冰,藏之凌阴,为消暑之用”。可见,冬季采冰储藏到夏季使用这个方法由来已久。在历代宫廷中,多设有负责采冰、储冰的机构,《宋会要》中提及皇城司下设冰井务,清代则由内务府和工部都水司共同负责。
宫廷中的冰块,主要用来冰镇饮品、消暑降温,还有就是置于“冰箱”之内使食物保鲜。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掐丝珐琅冰箱,即是清宫专门用来保存食物的工具,其盖面有两个镂空团寿字纹孔,可散发冷气;内部为锡板里,内加隔层木板,底部设排水口。设计精巧,尽显古人智慧。
夏季冰制品在古代一直是稀有食品。唐代文献《酉阳杂俎》记载了“冰酪”(牛奶羊奶配果汁加冰)、 酥山(奶油冷冻成小山状)、酪饮(牛奶羊奶冷冻)的做法,和现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
7月2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德氏集团打造的“故宫冰作冷饮店”开业啦!深度挖掘中国古代冰淇淋传承文化,还原古代冰淇淋制法,结合现代生产工艺,推出“古磨酥山”系列文创冰淇淋。
以中国古代最为广泛应用的研磨工具石磨为蓝本,采用低温研磨技术,研制专利产品“全自动冰磨”,最大程度保持冰沙的原味,规避了机械研磨过程中金属接触对产品口感及风味的影响,保证口感的绵软细腻。辅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包装器物,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到中国古代的“冰淇淋”文化。
(图片由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