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作为明清时期封建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在建筑设计的寓意上和古代祭祀活动的开展上,都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春分一到,“地气已贯通”,是农耕重要的时节。3月20日正值春分日,350名享受最新免签政策的德国游客,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天坛,感受中国首都北京春天的和煦微风,欣赏古建与春花交相辉映的别样景致,体验古老建筑中新时代的人性化服务,畅享天坛“有温度”的文化体验活动。
当天下午2点,350名德国游客跟随中青旅导游有序进入天坛公园东门。由于本次接待的德国旅游团中60岁以上的老年游客占比较大,天坛公园前期经过与旅行社沟通,天坛公园特别设置了“绿色”通道,以保障德国游客们可以安全有序进入天坛游览。在“绿色”通道正在迎接德国游客的天坛公园工作人员们笑脸相迎,用一句句德语的“您好”送上最亲切的问候。门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接待德国游行团通知的第一时间,我们就自行学习了德语的‘您好’,希望让不远万里从德国来中国参观的外国友人们,在进入到天坛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家’的亲切感。”
在天坛标志性建筑祈年殿前,德国游客们在天坛公园科普讲师的带领下一同参加了“我在天坛画彩画”贴金团龙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科普老师们以天坛为代表讲解了中国古建筑油饰彩画的相关知识,并在展示介绍彩画绘制的工具、材料及纹样后,手把手带领德国游客体验“沥粉、包胶、贴金”等传统工艺。德国游客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国古建筑彩画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团队里一位75岁的“中国通”兴奋地向现场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并激动地说:“不虚此行!天坛太棒了!”
随后,天坛公园金牌讲解员、青年志愿者代表身着“志愿蓝”马甲,带领德国游客们前往祈年殿东、西配殿,分别参观了“祈年殿展”和“遇见·天坛——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据天坛公园管理科科长任超介绍:“在本次和旅行社合作开展的德国游客畅享天坛文化体验游活动中,我们首次安排了展厅参观的深度游环节,通过更为细致的讲解介绍让外国宾客对刚刚亲眼所见的祈年殿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以此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本次活动中,天坛公园联合中青旅全程为德国游客准备了轮椅、小药箱、充电宝等物品。由于旅游团中的老年游客较多,在游览过程中,天坛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的讲解员、志愿者们都会主动上前提示、引导大家选择无障碍通道。天坛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旭说:“服务不分国界,我们通过专业的技能和热情的态度,向外国友人提供着同样的‘心级服务’,在天坛用一个个手势、一抹抹微笑,架起中外友谊的桥梁。”中青旅国际公司副总经理胡继英表示:“这是一次世界遗产地与旅行社合作模式的新探索,天坛公园特别安排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展览展厅的深度参观以及天坛职工热情的服务都让我和德国游客觉得非常有‘温度’,我们在天坛领略到了‘中国精彩’!”
随着中国免签的“朋友圈”持续扩容,天坛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外游客“双向奔赴”的必备打卡地。据了解,为了让国外游客享受到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天坛公园提供“全英文”线上购票平台及英文购票人工咨询服务,公园所有人工购票窗口和11处商业网点具备外币银行卡刷卡支付结算功能,园内牌示重要信息全部进行了双语标注;此外,公园还提供外语人工讲解服务和二十余种语言的自助机讲解服务,满足外国游客畅享天坛文化游。未来,天坛公园将继续推动服务外国游客便利化举措的不断提质升级,让世界宾客亲身感受到天坛职工的热情友善、生态环境的生机活力、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书写更多新时代中外人民相知相亲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