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天音版”歌剧《同心结》——用经典民族歌剧为艺术接班人明德、培根、筑魂

2023-07-13 15:16 来源: 文旅中国


7月21日至23日,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同心结》将登陆北京中央歌剧院,通过革命历史与新时代精神需求有效契合的舞台呈现,向伟大的革命英雄致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天津音乐学院的《同心结》,是一部‘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演出收到的轰动性效应和各位专家的反馈汇聚成一个文化现象。如果说民族歌剧的振兴是一面旗帜,可以说,《同心结》的成功又在民族歌剧创作中立起了一个标杆。” 

《同心结》是一部红色题材的经典歌剧,于1981年由田川、任萍担任编剧,黄庆和、王云之、刘易民作曲,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创作首演。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天津音乐学院对该经典剧目进行了创作复排,由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蒋宁,女中音歌唱家张卓等主演。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与青年合唱团等300余人共同组成的师生团队联合演出。

该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红色的“同心结”贯穿始终,以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光辉事迹为主线,以曲折生动的情节描述黄继光及其战友们,与朝鲜人民如何在反侵略斗争中用鲜血凝结起彪炳日月的战斗友谊,歌颂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全剧故事清晰完整,人物鲜活生动,音乐旋律动听,富有民族地域特征。剧中的主题曲《同心结》、朴顺姬的唱段《阿妈妮啊,你在哪里?》《月亮啊,快快升起》、黄继光的唱段《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等我把立功喜报寄回家》等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据总导演彭澎介绍,此次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的新版《同心结》,是在原版基础上再次打磨、升级的音乐会版歌剧,进行了全新编排、配器,丰满了织体、和声,进一步增强宏大叙事和音乐的交响性,融合了独唱、和声、交响等形式,故事情节在史实基础上进行了合理艺术创作。彭澎谈到,“我们尝试将乐队置于舞台上与现场表演融为一体,以精炼简约的舞台风格突现出来,一方面,让表演更真诚,让剧情更有冲击力,另一方面,更能展示音乐艺术之美。”

80人的青年交响乐团和110人的青年合唱团,全部由天津音乐学院师生班底组成,构成了整场演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青春蓬勃的演出团队、多艺术元素的创新搭配、技术与内容的有效结合,向广大观众呈现出了天津音乐学院的高水平教学实践成果,彰显了一所艺术院校的人才储备能力和强大资源优势。同时,也为传统的英雄叙事赋予了新的艺术样貌,让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优秀作品在当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传唱中,散发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光彩,深深地打动了广大观众。

“大幕拉开,指挥棒一挥起,当音乐把我带入了影像呈现的情景之中的时候,当英雄的志愿军成排成列进入合唱状态的时候,当舞美灯光在舞台上完全呈现的时候,毫不夸张,我是热血奔涌、热泪盈眶的,是很久没有出现过的眼泪要哗哗往下流的状态。天津音乐学院师生在序曲中所呈现出的真挚情感和强大的音乐实力。”中国音乐剧协会原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诚表示,天津音乐学院复排、制作、演出的《同心结》,是一部明德、培根、筑魂之作,更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这是他多年来观赏的音乐会版歌剧中,最为成功、最为耀眼的、最为让人赞叹的一部作品。”

此次复排《同心结》汇集了强大的主创团队。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担任艺术顾问,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欢、副院长王宏伟担任总监制及艺术总监,四川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吴灵峰担任制作人,原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团长王祖皆担任音乐总监,知名作曲家栾凯和李文平担任复排作曲、音乐编配,知名剧作家冯柏铭担任文学统筹,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彭澎担任总导演,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指挥家高嵩执棒指挥,知名导演王冀原、李聪、耿林涛担任戏剧总监、执行导演,舞美设计周丹林、视频设计胡绍新、灯光设计王瑞国、音响设计李来红、化装设计方绪玲、服装设计王钰宽、道具设计张耀辉等组成了主创团队。

乔佩娟老师作为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曾参加排演1981年版歌剧《同心结》。90多岁的乔佩娟老师多次亲临天津音乐学院《同心结》排练现场指导剧目联排。乔佩娟老师坦言,多年来,看过太多次不同版本的《同心结》,此次看到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版,不论是主演、乐队、合唱还是舞蹈,都令她非常惊喜和感动。演出过程中,她被青春的声音、青春的表演、青春的气息深深感染,全程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是个人艺术才华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要为强大祖国的建设贡献精神力量,要一代接一代用艺术的形式永远把英雄精神传承下去。”乔佩娟老师激动地说。

此前,该版《同心结》先后亮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和首届天津音乐节,受到津杭两地观众及广大网友热捧,在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一剧一评”获专家高度评价。

王宏伟表示,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美为一体,对非职业院团的“学院派”高等音乐学府而言,对学科建设和管理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此次天津音乐学院师生带着民族歌剧经典作品《同心结》登上中央歌剧院舞台,就是再向艺术高峰攀登,也是在新的起点上以艺术实践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今后也将带领学校师生把更多经典民族歌剧引入到天津音乐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苏冠名摄影)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