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方小土豆’在沈阳早市被忽悠买700元鱿鱼干,市场管理员霸气撑腰”话题火爆网络,相关话题“霸榜”各大社交平台热搜。1月27日,沈阳市和平区八一早市市场管理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购买鱿鱼片时,商贩存在误导消费行为。接到举报后,市场管理部门立即到达现场处置,为举报人追回被骗钱款,并取消商贩王某某在该市场的经营资格,永久列入诚信黑名单。管理员现场“怒怼”商贩视频走红网络。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问题处理态度为城市文旅形象加分。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月27日0时至1月29日13时为周期,以“沈阳 鱿鱼摊”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月28日9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分析图
1月27日,有网友曝光,一南方游客在辽宁沈阳早市买鱿鱼时被摊主误导消费,“一袋子鱿鱼要700元”。后续该游客向沈阳市和平区八一早市市场管理部门举报,接到举报后,市场管理部门立即到达现场处置,为举报人追回被骗钱款。现场工作人员怒怼商贩视频热传,视频中,管理员直言“你敢砸早市的饭碗我就砸你的锅”。当日下午,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小土豆早市被宰管理员出面怒怼商家”话题冲上热搜榜第22位,阅读量超2000万。
1月28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调查通报,称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正式立案,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现涉案四人被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对其违法行为将依据法律法规严肃惩处。“沈阳通报鱿鱼摊欺诈被取消经营资格”再引关注。@光明网、@澎湃新闻、@中工网、@北京日报、@北青网、@红星新闻、@鲁中晨报等媒体转发报道。当日,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峰值,舆情实时传播量为743条。
1月29日,@红星新闻报道,怒怼摊主的管理员出面回应,称摊主最后接受了游客退款退货的诉求。该早市也将涉事摊主清退,并将她拉进商户黑名单“不允许再进入八一早市”。“管理员回应为小土豆怒怼宰客商贩”“被游客投诉烤鱼片摊主已进黑名单”再上热搜,话题阅读量达1500万。
截至2024年1月29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2978条,微博2151条,客户端8263条,网站269条,视频2023条,微信227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微博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63.67%和16.57%。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小土豆早市被宰管理员出面怒怼商家”“沈阳通报鱿鱼摊欺诈被取消经营资格”“管理员回应为小土豆怒怼宰客商贩”“被游客投诉烤鱼片摊主已进黑名单”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监管局处理问题的积极态度为城市加分,占比40.6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走在沙漠里的橘子颖: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但是重要的是监管部门的态度,这个态度很棒了,让游客安心,给城市加分。
@兔兔酱Kathy:有一说一,这样的监管还是让人比较有安全感的,这波沈阳加一分。
@纯念想丶恋:不怕出问题,就怕出问题没人管,只要及时监管,就算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也会放心来旅游。
二是,认为商家误导游客消费的行为既无良又短视,占比27.2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Sue森:10块一斤是不太可能,但商家没说清楚就是诈骗。时代变了,靠宰客经营早就过时了,现在大家都卷物美价廉,希望留住回头客,这商贩真是既无良又短视。
@雾里观涛:看来还是有人敢顶风作案,现在各地都在卷文旅服务,东北各省市瞪着眼想要留住游客,这时候还有商贩“宰客”,简直是不知所谓。
三是,认为游客购物须谨慎遇到宰客时要积极维权,占比24.9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尔雅ad:大家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哪里都有这样的,出门买东西要问多钱一斤,或是只买十块钱的,多了捡出去不要,不能问价钱就以为是斤,现在太多钻空子的商贩了。
@车雨云飞:还是要具备积极维权的意识,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顶多就是认栽了,这就纵容了一些商贩肆无忌惮地宰客。
四是,认为此商贩宰客并非首次当地监管还需加强,占比7.3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阿卜拿拿:这个卖烤鱼片的各个市场乱窜啊,我在泉园这边也看着过他,还有几个老太太当托儿。当时我也看着了,他就喊10块,10块,谁能注意是两,他不止宰外地,本地也不含糊,监管还要加强,这样的猖狂商贩早该被取缔。
@雨欲渔鱼:这种商贩如果处罚力度不够,就会换个地方继续宰客,她一天一换,半个月都不带重复一个地方的。要根治这种宰客商贩就要加强监管,一旦发现就及时取缔,而且还要联合本地市场,推出黑名单,让这种不良商贩彻底消失。
三、舆情关注
游客在沈阳早市买鱿鱼被骗,当地监管局不但立马回应,帮助游客追回被骗钱款,还取消商贩王某某在该市场的经营资格,永久列入诚信黑名单,更及时成立调查组,对涉嫌违规的商贩进行依法处置,雷厉风行的处理手段展现出当地监管部门对“宰客”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
淄博、哈尔滨的爆火,让人们在看到互联网对文旅宣传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明白了提升服务才是真正留住游客的核心要素。因此,各地文旅纷纷“内卷”宣传的同时,也开始在提升服务上着重发力。前段时间,“听劝”的沈阳文旅局长火上热搜。为跑赢“内卷”,沈阳文旅官方账号不但狂更视频,还请来局长助阵,亲自解答网友问题、回应游客需求、提升旅游服务。游客反馈没地方寄存行李箱,沈阳“马上安排”;游客说辽宁省博物馆游人太多,休息座位不够,沈阳“立马加量”;游客希望沈阳西塔特色街,过年期间正常营业,沈阳“抓紧协调”。不止一次地“听劝”,让沈阳文旅快速激发出大流量。1月15日,据知名旅游平台发布的《2024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即将到来的春节8天假期,沈阳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大增818%。在2024年春节国内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TOP10排名中,沈阳居第五位。
可见,此次助力沈阳火出圈的“市场管理员怒怼宰客商贩”事件不是偶发,而是沈阳持续优化旅游环境、决心打造优质文旅口碑的必有之义。对此,不少网友盛赞,当地商贩“宰客”行为带来的负面口碑,在当地监管局积极作为之下“扭亏为盈”,反而成为沈阳文旅正面宣传素材,这波“聪明”举措值得各地文旅学习。该事件不但为各地应对负面文旅事件树立了典范,也对各方助力当地文旅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面对“宰客”“欺客”的经营行为,各地方政府要秉持“严惩严罚、绝不姑息”的处理态度。正如网友所说,地方监管的积极作为可以消弭负面舆情,为城市文旅加分。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为监管部门、经营商家以及游客带来启示。不少当地网友爆料,该商家是“宰客”惯犯,游走在当地各个市场之间。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还需加强,可以适当建立串联各大市场的“黑名单”制度,让不良商家无所遁形。经营商业要具备长远目光,只有地方旅游消费环境向阳发展,客流量才能不断走高。恶意“宰客”营的是一时之利,害的确实长久口碑,是短视无知的体现。游客也要谨记,购物需谨慎,问清价格明细,明明白白消费。一旦遇到权益被侵犯的情况,要及时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积极维权。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