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身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可谓遍地开花,而在网络文学的百花园里,网络玄幻文学更是异军突起,玄幻、修仙、穿越、盗墓等题材作品一度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甚至成了网络上最流行、最吸引年轻读者、具有高阅读率的文学作品种类之一。
这类网络文学,情节设置引人入胜,写作手法天花乱坠,让读者总是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受到越来越多年轻读者的热烈追捧。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玄幻小说比较难定义、难总结。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叶永烈先生认为,玄幻小说建立在玄想的基础之上,强调一个“玄”字,内容走得比魔幻小说更远,从创作层面讲,玄幻小说作者比科幻小说作者创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我们从这一表述中不难看到,网络玄幻文学的关键就在于“玄”与“幻”二字。何为玄?就是不可思议、超越常规、匪夷所思;何为幻?就是虚无缥缈、幻象迭出、荒诞不经,建构的是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架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似乎一切皆能存在,似乎一切皆可发生,因为网络玄幻文学受到自然规律乃至社会法则的制约不那么明显。延伸开来说,在网络玄幻小说的创作和幻想中,几乎任何事物都能融入其中,并衍生或变形出无数光怪陆离的东西。读者容易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虚幻的世界里,来找到寄托、求得满足。
著名文学专家陶东风曾批判:“在思想深度和人文内蕴方面,玄幻文学是极度令人失望的。”他进而说:“装神弄鬼是以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为内核的一种想象力的畸形发挥,是人类的创造能量在现实中不可能得到实现、同时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的一种疯疯癫癫状态。”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网络文学,或是研究网络玄幻小说时,都对这种文学形式所表现出的价值虚无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和脱离现实的虚幻性、装神弄鬼的浅薄性等予以抨击和批判。
应当看到,网络玄幻文学虽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更多满足的是浅层次阅读。它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太少,无法充分调动读者的复杂情感,难以与读者实现精神交汇、灵魂交流。这种低层次、快餐式、肤浅化的阅读,如果沉湎其中、难以自拔,不仅不利于广大青年读者在人文、精神、品德、心灵上的涵养,而且潜移默化中会侵蚀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意识,矮化着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总幻想一朝成仙、一飞冲天,不劳就能收获,心想便会事成。对此,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告诫年轻人:玄幻、穿越、盗墓之类的书要少看,多看无益。
一位思想家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一个头脑,从书本中得来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品味其义,无论选择阅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关键是要从中“得来一个头脑”。这个“头脑”不是简简单单就能长成的,关键要看我们阅读什么样的图书包括文学作品。阅读层次低,只能在低层次上循环;阅读层次高,则有助于把人引入成功的殿堂。从这个角度看,网络玄幻文学是难以提供丰厚精神滋养的。换句话说,在流量化的网络文学面前,我们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才能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玄幻的梦境从来不是阅读的胜境。为个人涵养知识计,为工作增长才干计,为事业注入养分计,为坚定文化自信计,广大青年都应自觉远离网络玄幻文学,至少不要沉浸其中;希望能追求“有难度的阅读”,“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含英咀华、浸润书香,坚持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浸润下开阔视野、登高望远,令自己终身受益。
2023年6月8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莫把玄幻之境当作阅读胜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