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将庙会呈现在“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的龙华港畔,百年前人间烟火与新时代鼎沸熙攘平行碰撞;首次全面打开龙华地区商业综合体,全力激发区域活力……4月29日至5月5日,“妙会・春泽龙耀”2024上海龙华庙会在徐汇区龙华广场举行,开启一年一度的非遗盛会。
龙华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秀带上的文化名镇,流淌绵延着千年隽永文脉,更是婉约吴越的文化担纲。龙华庙会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并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24年适逢龙年,龙年逛龙华别有风情。庙会期间,庙会的核心举办地龙华广场全域以“龙+桃花”元素营造场景氛围,呈现龙华古韵风流。
2024龙华庙会以主分会场形式举行,联动龙华广场、龙华寺、龙华会、塔影空间、朵云轩艺术中心、周信芳艺术空间等,深度把握城区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新趋势,推进新时代节庆创新演绎步伐,展现古韵龙华作为“上海样本”的文化活力。 4月29日当天一早,龙华广场人头攒动,龙华港河岸以及妙街等区域,汇集老字号点心美食、文化轻食、咖啡茶饮潮品等内容的“结缘市集”,重现“龙华十八湾”盛况,引众多市民游客享饕餮的非遗盛会。乔家栅、珐琅、盘扣、沉香、玉雕、琥珀、竹丝编、草编、绣球、崇明土布、中医药香品、香囊、钩针编织、剪纸、拓印等非遗可赏可玩;老凤祥珐琅等更为今年庙会特别设计了多款新款特色产品。活动现场每日还推出了非遗小课堂。
据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艳介绍,今年庙会汇集了长三角乃至国内的数十家非遗传承人团队,其中,宁波象山带来手工编结技艺,重现远古时期的缝衣打结技艺;苏州苏工铜雕再现“青铜失蜡铸造技艺”,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安徽滁州的雷官板鸭被誉为 “闻香下马,知味必尝”,首次现身龙华庙会;江西上饶展现以嫩竹为原料、经七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值得一提的是,安徽滁州来安县还在现场带来了“妙汇·龙华——来者皆安”非遗专场推介会,展现来安县的非遗文创、非遗戏曲及滁州贡菊、琅琊酥糖、汊河牛肉、雷官板鸭等非遗文化和美食。
“庙会就是我们所谓的集,以往,大家就是在这一场景下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售卖。而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平台,把安徽滁州来安的好东西拿出来‘卖一卖’。”看着市民游客在其摊位上流连忘返,了解滁州文化和美食,滁州市来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超笑着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徐汇是如何将优秀的非遗民俗活动融入当下,有了更好的呈现;也通过这一活动让上海的市民看到我们来安的文化亮点,期待他们有机会能够来到安徽,来到来安,近距离的感受我们的非遗文化。”
4月29日下午,来安县德才洪扬戏剧团现场带来了安徽省级非遗剧种洪山戏《回杯记》。演出前夕,正当演员们在后台化妆时,不少上海市民便前来与之合影,了解这一对沪上市民来说并不熟悉的剧种。团长吴德才一边装着道具,一边戴着头套,还一边解答往来市民游客对洪山戏的好奇。两点一到,好戏上演。台上演员唱的精彩,台下掌声毫不吝啬。
“有被现场氛围所感动。”金超说,“一开始我们也担心过会不会因为剧种的陌生而冷了现场,没想到,上海市民们对我们洪山戏一来就表现出喜欢。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能带来更多戏曲的交流,让两地观众享受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 据悉,此次龙华庙会活动期间,桃花舞龙、相声、沪剧、越剧、吉他弹唱、阿卡贝拉、上海绕口令等群文演出及行街将热闹纷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龙华庙会主动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扩展合作边界,首次在街区全面打开商业综合体,寻求“年轻力”与“流量体”。龙华庙会联合龙华会,呈现“龙华妙会•逢春结缘”活动;在龙华寺体验书法,观看书画展;在周信芳艺术空间欣赏京剧名作《铡美案》;在朵云轩欣赏绝技千年朵云轩木版水印精品展、“遇见”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并在上海朵云轩杜比全景声影城优惠看电影;在塔影空间参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塔影百相集”活动,欣赏茶具以及非遗文创……
去年龙华庙会首次回归,徐汇本土居民王文彧前前后后来了四五趟,每走在龙华广场、老街的一隅,总能勾起他儿时记忆,他也颇有兴致地跟现场的年轻人分享当时的场景与一些趣事。
“今年活动内容、形式、范围等均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往来的人群也较去年更多,说明活动在进步。我们也欣喜看到,那些以为即将逝去的民俗内容回来了,虽然没有以前的叫卖吆喝,但非遗的内容尤在。”王文彧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多机会去触碰、走进非遗民俗,“即便现在生活便利,网络上什么都能买的到,机器生产的东西量化便宜,但那些线下的,能触摸到的文化底蕴才是我们的根,需要我们去传承、去发展。”今年龙华庙会主题“春泽龙耀”,王文彧觉得甚好,“春泽”表示春天万物复苏,“龙”是指今年龙年,而“耀”则表现为“散发光芒”,这表明,这一庙会活动,将在新的起点,越办越好。
4月29日当天,“龙华妙谈”学术沙龙于庙会启幕日当天同步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都市型庙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龙华庙会品牌内涵的提升、上海文化思想实践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文中图片为活动相关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