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物新篇章的关键途径。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活动。本版选取苏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局4个入选的案例进行报道,展现文物工作者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取得的新成果。
中国丝绸博物馆
重工雕琢的土耳其式长袍、珐琅纽扣、贵族权杖匕首,结合了天鹅绒、绿松石、丝绸等材质的精美马鞍,西方版的《韩熙载夜宴图》——萨非王朝挂毯等珍贵文物现场尽数展陈;通过数字化“魔墙”还可以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艺术珍藏,连修复痕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近日,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的34件(套)精品文物首次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亮相,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匈两国文明对话。
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长期以来开展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近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数字文物共享平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名单。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丝绸之府”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玉皇山下,是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聚焦“丝绸考古历史”和“丝绸之路纵横”两条主线,兼顾了古今中外的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创新。而今,借用数字化手段,中国丝绸博物馆还“藏”着一个令世界瞩目的“馆中之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
这个“馆中之馆”是如何诞生的?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丝绸为切入点,推出了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传播的系列举措。2019年6月,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目标,而后正式发出共建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倡议,并得到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文博机构的热烈响应。
最终,2021年第二届“丝绸之路周”期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集收藏、展示、教育和策展四大板块于一体的“云上博物馆”正式诞生,并推出揭幕展“霞庄云集:来自丝绸之路的珍品”。该展览以“丝路地图”为序章,分为“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丝绸之路”4个章节。“漫步”在这3D展览中,观众可以“驻足”每件文物,聆听丝路故事,增进丝路认知,体会东西方文明交流之密切与生生不息。
数字化的藏品收集展示技术和“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模式,极大降低了策展布展的成本和专业门槛。“我们推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展览中,文物材质多达30余种,其中不乏需要海关重重检视的国宝级珍贵文物,难以运输的壁画或易碎器皿,通过网上的3D虚拟展,观众和世界文明珍藏可以相聚云端。”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拓展到“丝绸之路中国展厅”和“环球展柜”。
截至目前,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的“数字藏品”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50余家博物馆共建;涵盖不同时间、空间、材质、题材的珍选丝绸之路数字藏品2600余件,以及宋韵文化策展库数字文物3300余件。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注册人数突破7万,2000余人参与策展设计比赛,吸引国内外200余所高校推广参赛,共产出281个展览,吸引观众64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执行承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周”将于7月12日开幕,主宾国为匈牙利。“丝绸之路周”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将推出“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主宾国匈牙利将于10月在布达佩斯推出“超越历史和物质——中国丝绸艺术精品展”,从丝绸历史技艺、服饰设计及纤维艺术等角度,反映中国丝绸文化丰富的艺术层面。
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丝绸之路周”和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起开放共享的考古合作研究与人文交流平台,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传播深厚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
(图片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