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原创音乐剧《东莞东》2024年全国巡演首战在玉兰大剧院成功上演,现场座无虚席。这部剧以一家手袋厂为背景和切入点,生动展示了广东东莞“三来一补”产业的兴起、发展和转型,以及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奋斗历程。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跟随剧中的人物情绪、情节跌宕产生共鸣,满堂喝彩。
本场演出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观众、在东莞各个领域奋斗打拼的人才观看,感受这部音乐剧的魅力。戏中人物打拼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万千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体缩影,也是东莞这座“梦想之城”“青春之城”的生动写照。
东莞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梦开始的地方,从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能在各自领域中独当一面,东莞见证了大家的成长,大家也见证了东莞的成长。广东新创华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吴奋尔说,在这个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来东莞已经12年了,第一次来东莞是从河源坐火车到东莞东站,当时人潮汹涌的。东莞是一个青春活力的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特别高。这么多年过去了,东莞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好。”
生益科技文娱俱乐部秘书长卢冬宏也深有感触。他说,刚来东莞松山湖时,周围一片荒芜,如今已是高楼大厦、大型购物中心林立,还建了城轨站,工作生活很方便。在音乐剧中回顾过去,对比现在,更有感触。
企业员工梁梓健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但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很多都是外来务工的新莞人。他说:“东莞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家,是成长的地方。东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是东莞的一部分。”东莞的城市气质是非常包容的,正如东莞的口号“海纳百川,厚德务实”,这座城市能很好地包容外地来务工的人员,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中,有一种归属感。
众生药业的员工王会霞说:“我是在2019年5月举家搬迁到东莞。这部剧从一群产业工人的故事入手,展现东莞这30多年的变化,我是产业工人,我对剧中人物的奋斗非常有共鸣,也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奋斗的精神。”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钟烨认为,自己和女主人公王雪英很相像,都是从外省怀揣着梦想来到东莞,想认识更多的人、开拓眼界、发展自己,很能与她共情。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现在独当一面,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女主人公刚开始的工作经历非常相似。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舞蹈专任教师周卉钰说,《东莞东》以剧中剧的手法来演绎,很能吸引观众沉浸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东莞东火车站接纳了从全国各地来的有志向的青年来加入东莞这个城市、东莞制造产业当中,这一点很打动我。我的工作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也教导学生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意识,让学生积极去助力东莞制造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加入东莞制造产业走向世界的行列当中。”
观众李文洁从2006年到东莞工作,见证了东莞经济在数次转型中的痛苦、奋进与突围。她在朋友圈里写下了感慨:曾经人潮涌动的东莞东站已逐渐被更便捷的城轨和高铁替代,舞台上的《东莞东》唱出了对往昔东莞的告别曲。最难的永远是“告别”,但最可贵的是“好好告别”。以一部音乐剧来深情回望和告别一座城市的历史,来致敬曾经在这座城市奋斗过的无数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温暖和最深的情义,也是最优雅、最得体的告别。更何况,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新的时代正在徐徐开启,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正如剧中所唱,“这座城市永远都有人离开,也有人正在到来”。从此,东莞向前,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从东江入海的鱼米之乡,到GDP破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之城,东莞的发展凝聚着所有建设者的汗水和情感。不管是敢想敢拼的王雪英,还是飒爽果决的罗招娣,一个个“新莞人”打拼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万千“打工妹”的缩影,也是东莞这座“梦想之城”“奋斗者之城”的生动写照。伴随着一曲《海阔天空》,音乐剧《东莞东》落下帷幕,许多观众红了眼眶。《东莞东》带着东莞这座城市的梦想,将陆续在广州、北京巡演,让全国人民都听到东莞的声音。
(图片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