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

2021-11-03 19:30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要合理制定公开招聘资格条件要求,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该通知发布后,在网络上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一、舆情爆点

以11月2日0时至11月3日14时为周期,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发现,舆情高点出现于11月2日19时。

11月2日17时许,@中国新闻网发文【人社部:#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事业单位招聘要保障职校生平等竞争机会#,舆情开始发酵。19时许,@人民日报发文【人社部:#事业单位招聘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导向#】,引发众多新闻媒体和网民转发评论,舆情迅速进入高点,实时信息量近8000篇。22时许,新华网发文《人社部:事业单位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舆情热度出现小幅上升后迅速回落。11月3日6时,舆情再度攀升,至11月3日9时许进入第二个小高点,实时信息量超3000篇。截至11月3日14时,相关舆情已形成#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事业单位招聘要保障职校生平等竞争机会#和#事业单位招聘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导向#、#如何看待招聘中的学历歧视#等多个微话题。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截至2021年11月3日14时,相关舆情信息量共计56322篇,微博46664篇,客户端5554篇,微信1322篇,网站1182篇,互动论坛848篇,视频647篇,数字105篇。其中,微博为本次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比为82.85%。

二、网民观点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对“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话题的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

(一)对招聘中的各种限制条件进行吐槽,占比46.24%。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Happy和Joy:最主要的还是性别限制吧,那些备注建议男性或者女性的,能删掉吗?

@邓--翩翩:过了35岁很难再就业了,特别是我们女的。

@风信子Dennison:也不要限制必须应届生吧!

(二)对“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表示支持,占比15.61%。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未来的江湖郎中:国家只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相同专业985211毕业的你还怕竞争不过二本三本或者专科的吗?竞争不过就是说明你能力不行。

@思之想之: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倾向,很好。

(三)认为职场中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占比13.29%。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一个大大大冬瓜1993:我硕士。但是我还是想说,学历低不应该被歧视。人家失败一时不代表失败一世。我看有的学历高的人还没人家所谓学历低的人有素质有能力。

@竹影西窗月:能不能考上靠本事,没学历的人,照样有本事。

(四)对能否真正落实表示关心,占比12.72%。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难舍深蓝:上边政策都挺好,具体还要下面肯落实才行!

@自种天然:如何保障落实呢?

(五)对“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持反对意见,占比12.14%。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Sunny_Luminary__:不是,那这样考本一干嘛?

三、舆情点评

近日,“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一事引发众多网民热议,多数网民对招聘中的各种限制条件进行吐槽,并表示职场中能力更重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很有必要;少数网民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自身通过努力考取名校就应该享有常人所没有的优势。

近年来,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提到985、211、海外前100名校等字眼。设置毕业院校限制条件,极有可能忽视了求职者的品性和综合素质,让不平等现象更加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而此次人社部发文可谓是对该方案的具体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有利于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要想扭转“唯名校”导向,相关部门首先要全面打击在招聘公告中公然存在的院校歧视行为,狠抓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招聘,尤其是对于地方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中带有“唯名校”导向的人才标准,要明确制止,并通报批评,追究责任。此外,治理就业歧视,亟须建立更科学、基于人才能力的评价体系,办好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而推进全社会实现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型;对于求职者而言,也应该做到在新的时代下努力完善自身素质,切实提升自身技能,如此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责编:郭雁
唐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