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从国际性盛会看世界级湾区之核 | 深圳市宝安区乘势而上奋力再造一个新宝安

2024-05-23 19:12 来源: 文旅中国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中心、被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层层圈中、成为前海国家战略主战场,深圳市宝安区发展潜能无限。从顺势而为到造势而上,宝安区在打造大湾区融合发展核心引擎的道路上蹄疾步稳,经济发展强劲增长、前海战略深入实施、城区品质显著提升、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系列发展成就看得见,更摸得着。走进宝安,在第二十届文博会中感受产业资源要素的澎湃涌动,在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中触摸千年文脉的缓缓流淌,在欢乐港湾“廊桥+”艺术活动中品味文旅融合的美美与共……一幅彰显滨海现代城市文明特质的崭新画卷徐徐铺开。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深圳市宝安区以“1个主展馆+9个分会场”惊艳亮相。主展馆重点展示来自27家单位的244件文化创意产品,9个分会场立足自身特色带来近80场创意活动,全方位展示宝安文化制造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文旅融合、非遗传承发扬等发展成效,呈现“新”和“进”的宝安形象。

城市推崇文化,文化改变城市。以文博会之窗,来自全球各地、线上线下的亿万观众看到文化创新活跃、文化产业蓬勃、文化生活多彩的宝安;借文博会之力,宝安持续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吸引高端项目加速落地,赋能城市品质优化升级;乘文博会东风,宝安不断汲取精神文明动力、抢抓多重国家战略机遇、重塑未来发展格局,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奋力再造一个新宝安!

▲ 滨海宝安展现城市魅力画卷

数字赋能,多元融合

宝安文旅体发展绘就一方锦绣

立桅扬帆,卓然不群。

本届文博会,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有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交易,大批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各类“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在如此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展会之中,作为主会场承载地的宝安自有一番天地,别具一番风流。

“宝安组团”惊艳亮相文博会

宝安主展馆以“再造一个新宝安”为策展总理念,分为“文旅生态湾·融合奏强音”“数字智造湾·创意新引擎”“非遗文化湾·瑰宝续传承”三大板块,突出数字化、体验式的特点。

“文旅生态湾”展区,设置有“在北纬22度滑雪”的沉浸式体验区。观众可以在19米长的简易滑雪道上体验滑雪,并参观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项目的实体沙盘、电子沙盘,率先感受全球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的风采。开幕当天,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还将举行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前瞻发布会,向观众详细介绍主营业态和核心特色。

“数字智造湾”展区,集聚了一批文化制造业龙头企业、文化IP创作先锋企业、数字创意链主企业等各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军的LED显示与照明产品及光显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企业、工信部组织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景相机远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是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品牌。近日,该企业“基于AI影像处理技术的VR全景相机”入选2024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

“非遗文化湾”展区,将带来宝安代表性非遗项目,展现宝安作为深圳源点、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的厚重底蕴。其中,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起源于清朝末期,于2022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世界香港夜光龙·醒狮锦标赛2024”中荣获冠军,夺得“世界狮王”宝座。

除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积极参与文博会的热情洋溢在整片城区。深圳F518创意园、深圳新桥影视产业基地、松岗琥珀文化产业园、艺立方非遗(文旅)产业园、定军山电影科技产业园、深圳西部国际珠宝城(宝立方)、茶阅世界、文化潮汕博览园、深圳大视界国际影视文体产业园9大分会场,将带来解码“数智通路”——快消行业营销数字化创新发展大会、“光影有声”——新桥粮仓电影文化历史陈述展、“视听盛宴,绮梦之旅”特色民俗展演、定军山电影科技产业园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文旅体产业数字化、融合式发展

文化创意汩汩涌流,文化产业百舸争流。文博会之中的宝安,仅仅是该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事业普惠全民的精彩缩影。

依托制造业大区的雄厚根基,宝安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目前,宝安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家、区级文化产业园区11家,汇聚影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终端设备等中小微企业(含个体户)1300多家。

去年,宝安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遴选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链主企业,联合打造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检测认证南方中心创新平台,以龙头企业带动整条产业链发展;依托F518创意园、奋成智谷大厦、新桥影视产业基地等园区,积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凝聚核心发展动力。

依托优渥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宝安文旅体融合产业向暖向阳。

据美团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宝安文旅消费规模在深圳各区中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0.8%。滨海艺术中心、西湾红树林公园、凤凰山等各大景点游人如织。从“顶流潮玩”到“非遗”展演、从各色美食到“艺术盲盒”、从繁华商圈到历史景点,多彩宝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去年,2023年“林丹杯”深圳羽毛球公开赛、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总决赛)、2023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第三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圆满举行。各大综合赛事树立了宝安体育强区的形象,更有效促进了“文旅+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事业浸润美好生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推动以上文化产业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宝安尤其注重文化事业建设。长期以来,宝安通过高站位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高效率打造品质公共文化品牌、高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等措施,让优质文化真正惠及全民,以丰富多元的文化供给加码民生幸福底色。

2023年,宝安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创作的理论宣讲微视频《逐梦天空之城》获评中宣部优秀作品。全区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阵地”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我实践 我文明”系列活动,以“100个文明瞬间”为重点打造“1+6+N”文明培育体系,实现文明成果共建共享。

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全民艺术推广活动开演——文艺四季SHOW、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文化春雨行动”系列惠民活动、“湾区之音·乐响宝安”交响乐系列活动……大批公共文化品牌活动精彩纷呈,打造了一场场文化盛宴,让更多宝安市民尽享受文化魅力。

今年4月6日,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在宝安举行。在喧闹的锣鼓声中,106支特色巡游队伍依次从西乡公园出发,一路沿着北帝古庙、真理街、王大中丞祠、巡抚街、鸣乐街、西乡码头旧址、玄坛古庙等历史文物古迹巡游。尽管当天阵雨不断,巡演沿线依然人头攒动。潮阳英歌舞、潮州大锣鼓、吴川梅岭飘色、福永醒狮舞等引来大批市民围观拍照,更有市民将孩子高高举过头顶,只为一睹非遗风采。

这场深圳规模最大的庙会活动,真正将非遗融入了市民生活,助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让非遗活在当代、服务当下。

链接湾区,连通全球

从国际性盛会看世界级湾区的流量中枢

文化泱泱,鹏城煌煌。

2021年,文博会移师至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展会规模从10.5万平方米扩展为12万平方米,拓展近15%。今年,恰逢文博会二十周年,展会展览面积由12万平方米扩大至16万平方米。展会吸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洽谈交易。

不同的语言、多元的艺术、广泛的贸易……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在宝安汇聚交融,文化产业的滔滔大江在这里汹涌澎湃。

迈入新时代的宝安,正从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知识流、物资流等要素资源的高频流动中深度受益。站在这场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世界舞台上,宝安展现着更加综合的实力。

看格局,主动融入湾区协同发展——

宝安,处于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版图核心、位居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交汇处,拥有“大交通、大机场、大会展,大机遇”的多重优势。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前海规划》)重磅发布、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环珠江口一体化方案加快实施……多重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多个重大平台项目实施,宝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前海规划》发布以来,宝安深入加强与前海协作联动,全面推进“统分优放协”,深入实施两批权责清单。前海政策在宝安新扩片区全面覆盖,前海宝安片区发展全面提速提质。

今年5月16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全线沥青路面施工完成,为6月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坚实基础。通车在即,联通大湾区交通主骨架的“最关键一横”即将绘就。这条全长约24公里的跨海大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建成通车后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近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使深中两地同步进入“半小时生活圈”,促进大湾区城市群在经济社会各个板块的融通发展。

不仅是“硬联通”高速发展,“软联通”也更加密切。

本届文博会期间,宝安将献上展会期间唯一专业级户外艺术大展,即2024年“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展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连廊举行,贯穿9-16号展馆,汇集深港澳三地20余位艺术家近80件艺术作品,突出“艺术+设计+科技”的跨界融合,将以艺术为媒,密切三地人文艺术交流与合作。

看成效,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宝安产业发展强劲,跑出了跨越式发展之路。

据统计,2023年,宝安区481家规上文化企业,实现产值1334.62亿元,同比增速为7.8%,创造增加值210.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增加值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二。

从全局来看,全区GDP突破5000亿元,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元大关,十大行业全部正增长,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30亿元、全市第一。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2048.98亿元、总额跃居全市第二,增长52.9%、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870亿元、增长9.5%,总量保持全市第一。

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实融合、探索土地二次开发模式等措施,宝安牢牢筑稳全区发展基本盘。

去年年初,宝安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强区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422133”重大发展战略,连续5年以“一号文”推动制造业发展。全年实施“5+1+N”集群梯次发展战略,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9个集群专项政策;出台实施人工智能59条任务清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6个重大平台项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创新探索出“工业上楼”这一“纵向”布局模式,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对“横向”扩张路径的依赖。2023年,宝安开工建设“工业上楼”项目11个,预计提供优质产业空间320万平方米,为全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开拓发展空间,也为各大城市优化工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宝安样本”。

▲ 2023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在宝安扬帆起航

看动能,要素流量持续转换为发展增量——

为期5天的文博会,将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数万参展企业、客商、观众,万商云集、车水马龙。而这样的盛事在宝安早已不是个例。

本届文博会所在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2023年全年举办展览活动110场,展览面积超580万平方米,参展、观展超500万人次。

今年3月7日,亚洲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汽车生态大展——2024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开展,展览面积达28万平方米,吸引超60个国家的使领馆代表参观考察;3月28日,ITES深圳国际工业展开展,规模达24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2200多家工业先锋企业,吸引超10万专业观众进场参观;4月10日,第36届国际玩具及教育产品(深圳)展览会、第15届国际童车及母婴童用品(深圳)展览会、2024国际授权及衍生品展览会(统称“深圳玩具展”)同期举办,1400多家参展商带来了数以十万计的展品……

畅通内循环、强化外链接,宝安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超级流量中枢,在深圳链接湾区、湾区畅通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点作用。

长期以来,宝安持续推动会展周边商业、酒店、交通、餐饮、市容等配套服务完善升级。目前,周边“一街一河一MALL”焕新亮相,福海河示范段全面开放,办展质量、水平大幅提高。

2023年10月,深圳市第二批国际化街区建设启动暨“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授牌仪式在宝安举行。继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两个街区获评全市首批国际化示范街区之后,九围国际总部区被列入深圳市第二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同月,《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重点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其中,空港会展城、前海湾两大世界级商圈均涉及宝安。该规划预计通过5至10年的发展,依托核心商业载体、重大商旅文体设施,辐射带动周边片区,整体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格局。


厚积薄发,蔚然而立

建设更具活力的品质新城

文以兴城,文以弘业。

2023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第十九届文博会期间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新使命、新文博。文博会早已不仅仅是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平台,更日益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库、成为助力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

长期以来,宝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从历届文博会中得到滋养,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增强现代城区综合发展承载力

这是更具活力的品质之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渐形成、生态环境魅力日益彰显。

精益求精,智慧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宝安深化以BIM、CIM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区建设,完成全域实景三维单体化建模、近万栋重点片区建筑分层分户建模、近两万公里地下给排水管线三维建模。区域环评“智能选址”服务系统入选全国智慧环保创新案例、“工业污水精准溯源系统”入选第六届数字中国优秀案例。全区政务服务网办事项占比达95.49%,市民办事更便捷、更省心。

纵横交错,枢纽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去年,深圳机场新开通国际航空客运、货运航线27条。地铁15号线、20号线二期开工建设。全区新开工道路150条、新增道路里程17.6公里,新增非机动车道122公里,开工建设立体过街设施10座,治理交通堵点10处以上,完成20所学校、5所医院周边道路微整治。全年新增各类停车位2万个以上,新增100个以上公共类停车场数据服务,广泛开展智慧停车服务。

山海连城,宜居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圳郊野径鲲鹏径、凤凰径、滨海骑行带起点落定宝安,“山脊翠脉”郊野步道完成贯通,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中心区示范段建成开放,全年新建绿道、远足郊野径、碧道、健步道223公里,新改建公园6个。全区常态化开展面源污染专项整治,臭氧浓度下降16.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6条河流水质达到地表五类水以上,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筑造新时代民生幸福共享家园

这是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医疗健康稳步前行、住房保障量质齐升、养老服务多元优化。

教育是民生之首。2023年2月5日,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集团)等5个新成立的基础教育集团集中揭牌,5个新揭牌的基础教育集团均选择优质学校率先开展集团化办学,并实行优质校帮薄弱学校、带新建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全区全年新改扩建中小学24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93万个,新建幼儿园18所,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0.56万个,全市最多。

医疗是民生之需。2023年6月,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主体建筑全面封顶,投用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医院。全区全年11家区属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全面加快,5家社康机构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街道分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最大区(县)级公共卫生机构。

住房是民生之本。2023年1月30日,宝安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中开工一季度10个项目,合计能提供6822套保障性住房,这一新建数量超过2022年全年新建总量,预计2025-2026年前后相继建成供应。据统计,2023年宝安总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2万套、供应1.7万套,连续3年全市第一。3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宝安加装电梯模式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此外,在其他民生保障方面,宝安区出实招、真办事、办实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7万个,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宝安创新开展妇联系统服务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和“一街道一特色一品牌”项目,通过搭建“1+10+124+N”妇女儿童心理服务体系,实现“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全覆盖。同时,全区各条线各部门不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获评全国示范基地。

乘势而上,抢位发展

锐意进取再造一个新宝安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一路风雷激荡,一路凯歌嘹亮。今天的宝安,是被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层层圈中、机遇无限的宝安,是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宝安,是赓续民族精神、文化昂扬向上的宝安!

过去的一年,宝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一体化推进落实深圳市“五个中心”建设,紧紧围绕“422133”工作主框架,奋发进取、乘势而上、抢位发展,取得了系列非凡成绩。

今年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宝安蓬勃向好的发展势头,深刻把握宝安极其宝贵的历史机遇,把“进”作为全年的关键词,要昂扬进的斗志、增强进的信心、坚定进的决心,向湾区发展的核心区进发,向深圳发展的主力区进发,向增厚福祉的幸福城进发,奋力再造一个新宝安。

进,进,进!

进是时代所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站在历史新起点,宝安必须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探索新路子、实现新突破、构筑新优势。

进是实力所在。过去的一年,宝安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高质量发展凯歌频传。再度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全区GDP增速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市第一……多个经济发展指标成绩斐然。前海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城区功能品质大幅提升,民生事业保障有力,经济社会生活各板块硕果累累。

进是民心所向。过去的一年,宝安实有人口增加42万,总量达537.32万;商事主体新增12.3万户、增长40.34%,总量、增量均全市第一。无数有识之士选择宝安、贡献宝安,千千万万企业在宝安诞生、在宝安成长。八方英才齐聚、人人拼搏想干,这是对宝安的信赖,更是对宝安的期许。

各项事业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如何保持高位再“进”?

宝安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区委提出的深入实施“六个十大”工程,突出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全力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宝安片区开发建设,实现工作全域协同、政策全域覆盖;要充分激发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国高企业第一区的潜能,在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中扛大旗;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抢占发展先机;要以绣花功夫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让群众家园感、幸福感更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让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高水平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板块,宝安将通过实施“产业+人工智能”行动、建设一批“光伏+储能”绿色示范园区、实施“制造+服务”融合行动等,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通过做大支柱产业集群成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成势、培育潜力产业集群成型等,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土地连片整备、推动“工业上楼”项目建成投用,持续加大优质产业空间供给。

在文化强区建设板块,宝安将持续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奋力打造文明典范城区;加快深圳书城湾区城、宝安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持续擦亮龙舟赛、醒狮、粤剧节等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宝安1990周末剧场、湾区文化茶座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标杆城区;推进华发冰雪世界建设,全力筹备各项大型体育赛事,开展多元化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区。

纵横正有凌云笔,风好恰是扬帆时。意气风发的宝安正不断从文化建设中汲取深层次的内生动力,燃起“进”之火,撬动“进”之力,增强“进”之能,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努力奋斗,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图: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C04-C05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从国际性盛会看世界级湾区之核》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