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花腔女高音常思思: 用最美的声音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2025-05-23 16:38 来源: 文旅中国

她,是中国花腔女高音的璀璨明珠,以《春天的芭蕾》等经典之作惊艳世人;她,是东西方音乐交融的艺术使者,将西方花腔技巧与中国民族韵律完美交织;她,是中华文化传播的灵动音符,用天籁之声向世界诉说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她,就是歌唱家常思思。

军人世家的艺术萌芽

常思思出生于一个令人敬仰的军人世家。她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15岁就毅然参军报国;姥爷作为第一代航天人,曾参与解放青岛战役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筹建工作。父母都是航天工作者,母亲负责卫星发射系统主控计算机设计,父亲常俊杰投身卫星发射事业。在巴丹吉林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个与风沙相伴的戈壁小城,她度过了物资匮乏的童年,但这段时光也塑造了她坚韧的性格。四岁前两次被送往山东济南姥爷家寄养的经历,更让她早早适应了军事化管理的生活,连睡前都要把衣物鞋袜摆放得整整齐齐。正是这样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日后在艺术道路上追求卓越的品格。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

1987年出生于济南的常思思,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2004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歌唱家李铁霖,并于2009年保送硕士研究生。她的代表作《春天的芭蕾》用花腔演绎中国民歌的灵动,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声乐金奖获得者,常思思一直致力于用音乐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她认为,无论是古典美声还是民族声乐,情感的表达是共通的。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直抵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创新是传统的延续

常思思的艺术之路始终充满创新与突破。在2025年北京首钢园独唱音乐会《钢铁之音·未来之镜》中,她大胆尝试传统与流行的结合,与说唱歌手早安合作《一念封神》,实现中西艺术形式的破次元联动。她认为,真正的传承应该是活态的、流动的,既要守护源头的水质,又要不断吸纳新的支流。正是这种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让常思思成为Z世代眼中当之无愧的传统文化“破壁者”。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固守陈规,而在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传统艺术在当代土壤中绽放新的生命力。从国家大剧院的古典舞台,到首钢园的工业遗址,再到网络平台的虚拟空间,常思思不断拓展着声乐艺术的边界,为“中国声音”的当代传播开辟着全新可能。

艺术与公益同行

常思思长期参与慈善活动,从早期帮助农民歌手张倩云,到与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为爱发声”公益项目,她始终将艺术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她认为,艺术家不仅要追求舞台上的完美,更要承担起传承文化、推动创新、传递人文关怀的三重使命。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连接人心、传递价值的纽带。  

展望未来,常思思希望继续探索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生命力。她坚信,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更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这位用歌声架起文化桥梁的歌唱家,正以最美的声音,让世界听见中国的时代强音。


责编:李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