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朝阳沟:前尘今世都是戏

2024-04-24 18:03 来源: 文旅中国

如果《卷席筒》里的苍娃魂归家乡,不知道还认不认得故园?一晃千年,昔日生他养他,带给他一番悲欢离合的曹家湾,不但如今无一户姓曹,而且村名也已改为朝阳沟。

《朝阳沟》剧照

中岳嵩山是块文化高地,嵩山脚下的大小村落,也处处文化深厚。前些年进入朝阳沟村的路口,原牌坊左右书一副贯通古今、豪情外溢的对联:

昔日曹家湾 今日朝阳沟

无论“湾”还是“沟”,都说明朝阳沟是个山村。可就是这个不大不小的山村,古今出了两场戏,而且分别是河南曲剧与现代豫剧的扛鼎之作。一个普通山村,竟被戏剧如此青睐!

朝阳沟古称曹村,《卷席筒》的故事发生在唐朝,说的是曹村大户曹林续妻姚氏,为让带来的孩子张苍能继承家业,竟害死曹林,嫁祸曹林之子曹保山之妻张氏。张苍到县衙自首,伪称害死继父,换出张氏,在就要于洛阳问斩时,已高中状元的曹保山巡按河南,终于为苍娃洗清冤情。

后母不贤、婆媳难处,这是乡土中国常常遇到又十分纠结的问题,而淳朴厚道的曹村父老用戏剧的方式,通过肯定苍娃的善良与机智来激浊扬清。只是后来曹保山因贪腐被问罪,曹村人为避免被牵连,全村连夜由姓曹改姓赵,曹保山真是有负了苍娃与乡亲。朝阳沟有曹保山的曹茔,被毁尚有遗址;有窑坡山,因传姚氏在山上被雷击而亡,又被村里人称作妖婆山或龙抓岭,解恨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是朝阳沟人的淳朴厚道与善良,促成了后来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

1945年1月31日,豫西先遣支队司令员皮定均在曹村西北山岭两侧设伏,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痛击日伪顽,成为日军发动河南战役以来失败最惨的一次战斗,《朝阳沟》的创作者杨兰春即参加了此次曹村伏击战。此战八路军牺牲了23位战士,1957年7月,杨兰春为安顿已故战友,也为了深入生活写剧本,重返曾经战斗过的曹村。

1958年,河南省文化局领导给了七天时间,让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杨兰春拿出一部戏。“想想烈士想想咱,怕什么苦来畏什么难。”杨兰春“跟头流水”的赶了七天七夜的作业,一口气创作出了后来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现代豫剧《朝阳沟》。

急就章出精品,建立在深厚的生活与群众基础之上。杨兰春曾介绍过自己在曹村参加一次劳动的经历:部队为了抗旱,买了水桶和水舀子,壮劳力一天挑61担水,我也要挑上60担。白天和乡亲们一起劳动,晚上到老乡家串门、唠磕儿。后来写剧本时,杨兰春想到曹村有个初建于明代的"朝阳寺",而曹村的地形又的确“一道道山来一道道岭”,就为剧本取名《朝阳沟》。在朝阳沟杨兰春文化园,保存有一孔简陋的石券窑洞,1957年杨兰春与群众共同劳动,休息时就在这个窑洞和乡亲们一起喷空儿(聊天),听到有趣的土语土话和有趣事、感人事,就在这个窑洞记笔记。有此积累,灿烂的朝阳才会照彻这孔低矮阴暗的窑洞,进而照亮朝阳沟,给中国的现代戏带来里程碑式的辉煌。

舞台剧《再现朝阳沟》剧照

《朝阳沟》中有许多朗朗上口、朴素生动、活泼明了的唱词,但登封群众最为称道是这两段词。一是栓保教银环锄地的词:

那个前腿弓,

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

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

得儿哟得儿哟土发松

你前腿弓你后腿蹬,

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好好,

又叫你把它给判了死刑

小时候乡亲们就是用这几句唱词,嘲笑我锄草却把庄稼锄死,父亲也是用这几句唱词教我锄地。父亲经常感叹,杨兰春真是掌握住了锄地的诀窍。

二是栓保教银环辨别蓖麻和棉花、荆芥和芝麻的唱词。怎奈如今,不少年轻干部下基层,依然过不了分清麦苗韭菜这一关,还是要让初心更加贴近土地,不要让群众“不笑出眼泪笑掉牙”。

后来,河南豫剧三团在朝阳沟体验生活,演员被要求除了排戏和演出之外,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要参加春种秋收,还要帮助群众挑水做饭,样样活都不能落下。如今,乡村振兴搞得红红火火的朝阳沟村,还保留着他们当年体验生活居住的土坯房子夯土院墙。据说,演银环妈的杨华瑞为体现人物的泼辣刁钻,经常看闹矛盾的群众争吵,一边看一边不由的模仿起来,弄得双方没法争吵,和大家一起看起杨华瑞练戏了。

深植厚土,文艺常青。《朝阳沟》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于郑州,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成同名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公映。1976年,曹村干群联名申请获批,曹村大队改名为朝阳沟大队。如今,很多河南人还能随口就来两句《朝阳沟》唱腔。

《卷席筒》与《朝阳沟》之所以能够唱红大江南北,是因为两部戏都源于农村生活,用真人真事或依托人物原型,生动真切的再现不同时代的农民生活。不同的是,前者折射的是旧时代未被泯灭的人性光芒,后者歌颂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昂扬向上的大时代光辉。

由一条宽阔的村道进入朝阳沟村,两侧清一色是门楼高大的村居。村中有一座气派的仿古戏台,就是朝阳沟大舞台,河南豫剧三团三代《朝阳沟》演员,都会定期回朝阳沟汇报演出,唱完戏、卸完妆,就会被乡亲们拉回家里叙家常。村里成立了朝阳沟文化研究会,朝阳沟村委挂着“戏曲小镇”的牌子,无论是研究会内还是村委,都张贴满《卷席筒》与《朝阳沟》的剧照,以及各类资料图片,让人对文艺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理有了深切领悟。村后的一道山岭上,林木繁茂,漾青荡绿中掩映着庄重典雅的杨兰春文化园,杨兰春执笔剧创的雕塑,永远在沉思着什么。2009年杨兰春逝世后,一半骨灰葬在家乡河北省武安市,一半安葬于此,登封与武安两地,谁也割舍不下对这位中国现代戏奠基人亲如一家人的记忆与缅怀。

朝阳沟新貌(朝阳沟水库朝阳沟大桥)

《朝阳沟》是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干事创业。就在朝阳沟村南面紧邻的垌头村,村支部用组织群众集体唱歌的方式凝聚人心,和睦邻里,推进乡村振兴,被人民日报先后三次报道。近年来,又以一起唱歌的群众为演员,推出登封首部室内实景剧《再现朝阳沟》,讲述杨兰春的剧创过程,展现社会主义大建设时期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朝阳沟精神正在新时代激荡开来,朝阳沟的故事仍在往时代深处开掘,谁也不敢说,这个戏曲名村,不会产生更加打动人心、触动时代脉搏的新剧目来。

(韩心泽图)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