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丨爱·保护 照亮未来——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11-24 17:03:29 来源: 文旅中国

11月20日下午,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主办,儿童关爱服务力量孵化基地、深圳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德义爱心促进会、深圳市龙岗区青睐青少年发展中心支持的“爱·保护 照亮未来”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卢玮进行主旨发言。

深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处二级调研员潘争艳、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辉平、深圳市宝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陶隽、深圳市福田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执行主任李严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四级保护责任部门代表出席,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恩派公益项目总监聂祝兵等慈善行业代表“云”分享。会议由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未保专委会总干事温婷主持。

深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处二级调研员潘争艳在致辞时表示,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助力推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标相适应的、更高质量的、更专业化的“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为深圳的未成年人群体服务提供更暖心、更温馨、更贴心的服务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以“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瞻望”为主题,从国家层面阐述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从多个角度回顾了深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的探索。他指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家庭保护的理念与规范,提出推动社区未成年人保护队伍专职化、设施多样化,认为建立未保工作体系化建设需要现代支撑系统。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卢玮以“制度、技术与双向赋能: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深圳图谱”为主题,分享儿童关爱服务力量孵化基地中对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行业图谱研究成果。通过调研研究盘点政府面向行业资源的投放,整理已有的组织服务空间跟成效,摸底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能力,发现深圳制度、技术与能力系统的合力可以带领儿童关爱保护服务行业趋向一个良性闭环。在分享最后,他从法治化制度系统、标准化技术体系、专业化赋能系统三大方面展望了深圳未保工作未来发展路径。

期间,现场播放了《益童伙伴,益起来》公益宣传片,4名深圳市儿童服务体验官从未成年人的视角,为深圳未成年人保护发声。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发布“儿童关爱服务力量孵化基地专家库”。为进一步提高深圳市儿童工作专业化水平,充分借助和发挥专家学者“智力引擎”作用,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委托深圳市恩派非营利发展中心,联合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建立儿童关爱服务力量孵化基地专家库,分享专家库的建设、专家库招募征集安排。刘国玲副会长强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需要温柔以待,希望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织就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

随后,深圳市各级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单位围绕以民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探讨建设深圳市未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与发展模式。

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辉平以“基层儿童保护工作机制参与主体与边界”为主题,指出基层儿童保护机制主要为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运行机制,以个案为中心,落实未成年人的受保护权,是各级基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核心任务。基层儿童保护需以“强化儿童优先,底线思维;注重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突出监护监督,监护干预;依托智慧城市,数字政府”为抓手,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他提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信息化是灵魂”“专业化是基石”“衔接好政府保护与司法保护”和“兜底与兜职”四点建议。

深圳市宝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陶隽以宝安区为着力点,分享宝安区是如何通过救助保护,织密宝安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以及通过精准施策兜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底线。

深圳市福田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执行主任李严分享了福田区未保中心以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为核心,所做的基层未保中心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并分享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福田样板”的规范化水平、专业化水平、便民化水准的计划。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公共服务办未保组负责人刘志雄分享了观湖街道极力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职责,联合多组织、跨部门进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关爱保护长效机制,用“观湖温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未成年人儿童保护服务站儿童领域社工张亚平分享了香蜜湖街道组建多元服务主体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创新“块数据+困弱帮扶”全链接的服务新模式,通过“四着力”和“四聚焦”去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提质增效工作质量。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社工服务站专职督导陈庆雷分享了石岩街道以“深护童心”——石岩街道困境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通过两大管理和两大建设来探索石岩街道困境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恩派公益项目总监聂祝兵在研讨会上谈到社会力量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法治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相融与共、形成合力。而深圳作为“慈善之城”,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内也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四级”网络建设为核心,打造符合深圳本土特点、具有深圳特色的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与发展模式。

(供图: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责编:李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