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晚,大提琴家朱亦兵携手五位大提琴演奏家董潇、陈冠霖、李成、石瑾、尹龙,在北京音乐厅奏响《“乐见古典”——朱亦兵大提琴六重奏音乐会》,为观众带来罗西尼、普契尼、瓦格纳、柴可夫斯基的经典歌剧选段以及观众耳熟能详的中外曲目。
朱亦兵大提琴六重奏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了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敬意和向往。他们有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情感,并充满了感染力。音乐会上半场,六位艺术家带来选自歌剧《威廉泰尔》 的罗西尼《序曲》,选自普契尼歌剧《托斯卡》的《今夜星光灿烂》,选自柴可夫斯基歌剧《尤金·奥涅金》的《奥涅金》,选自瓦格纳歌剧《唐豪瑟》的《朝圣者之歌》《进行曲》,选自瓦格纳歌剧《瓦尔特获奖歌》的《纽伦堡名歌手》。下半场,他们带来了备受期待的王立平《红楼梦组曲》选段,以及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福雷 《梦后》、阿斯特拉达 《天使,天使》、莫扎特 《爵士版-土耳其进行曲》。
曲目演奏前,朱亦兵会用通俗的语言,为观众引述每个曲目背后的故事,这些中外经典名作,在朱亦兵大提琴六重奏的琴弦下化为曼妙旋律,带领观众沉浸在大提琴的氛围,感受弓弦与乐句中蕴藏的情感与力量,仿佛一场描绘心灵的听觉盛宴,让人陶醉其中,久久回味。
这次演出,朱亦兵透露了一个“秘密”,王立平曾经向他提到,在创作《红楼梦组曲》的时候,他心里第一个闪过的声音,是大提琴的声音。
演出现场,朱亦兵特别提出,尤为感谢北京音乐厅,这是目前为止他们到过的唯一一个允许大提琴琴柱直接戳在舞台地板上的演出场所,不像在别的地方演出,琴柱都得戴橡胶帽。他表示,琴柱的作用在于支撑传递声音,直接与地板接触,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传播。
朱亦兵于2004年创建了全国第一支大提琴重奏乐团,并带领乐团走向世界。在过去的20年里,朱亦兵大提琴乐团走遍印度、荷兰、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长期活跃在中国各地的音乐厅和舞台上。一直以来,朱亦兵大提琴乐团代表着中国大提琴重奏演奏的高水准,他们将音乐之美带给了世界各地,让大提琴重奏之美传遍全球。
北京音乐厅“乐见古典”精品室内乐系列的宗旨是通过顶尖的艺术家和演出团队,展现顶尖的艺术水准,在小小的四方天地,带给观众无限的音乐惊喜。继朱亦兵大提琴六重奏之后,接下来,“乐见古典”系列还将带来乐耳四重奏、盛原钢琴独奏、元杰钢琴独奏等诸多艺术形式,在这个舞台一展风采。
(图片由罗维拍摄)
责编:陈梦瑶